基于Unity3D的激光熔覆虚拟试验平台开发
激光熔覆工艺作为我国新工科教育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内容,存在试验开展周期长、设备运行费用高、具有现场教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虚拟现实引擎Unity3D的激光熔覆虚拟试验平台,该平台利用Unity3D、SolidWorks、3dsMax、MYSQL数据库、Photon Server服务器等软件实现了从激光熔覆试验对象选择、试验参数制定、熔覆路径规划、试验过程动态模拟、试验样本评价反馈等功能,使激光熔覆的教育教学实现宽口径、大范围、多时空以及智能化的效率提升,为试验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Corten-Dolan准则参数d的改进
为了提高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对Corten-Dolan准则中的唯一参数d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变幅载荷的作用下,载荷的加载顺序及载荷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对结构的疲劳作用寿命也会明显有影响,在既有的计算改进方法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并充分考虑了相邻2级载荷加载运动顺序对疲劳作用寿命的直接影响,采用加大载荷应力比增加影响因子的方法对关键参数d进行了改进,基于此对Corten-Dolan准则进行了改进,并根据4种不同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对几种改进方法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两级循环载荷作用下,还是在多级循环载荷作用下,本文改进方法的疲劳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非接触测量系统的主从式闭环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针对球面孔系位置非接触测量系统计算复杂、运动控制实时性强、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用单片机实现前端实时闭环控制,用台式机完成后台数据处理的主从式闭环运动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扩展下位单片机串口,实现了反馈数据实时缓存及多电机闭环控制,达到了系统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的要求。
磁感应强度控制的超磁致微位移器电源研究
超磁致伸缩材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材料,应用于微位移驱动器时具有精度高、推力大等优点.在采用磁感应强度作为负反馈控制量的基础上,推导了从控制量得到代表驱动器位移信号的过程,设计了相应的高精度驱动电源.通过实验,对于超磁致伸缩微位移器驱动电源静态和动态特性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分载助行康复护膝创新性研究设计
设计了一个能够替膝关节承担部分体重的护膝,文中阐述了该种分载助行康复护膝的工作原理。该护膝可以传走部分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并且它所传的力的大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调节,因而可以作为康复器械使用。
冶金液压系统蓄能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为了让液压系统蓄能器高效节能地工作,以蓄能器总容积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大型冶金液压系统蓄能器站的设计过程,总结和比较了不同工况下蓄能器总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所选蓄能器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仿真研究,绘制出蓄能器在两种不同温度下的压力、温度、容积及工作循环图。从设计和仿真结果可知,蓄能器总容积按照理想气体绝热过程考虑结果偏小;按照不可逆多变过程计算并进行温度校正所得结果是最符合气体的实际工作过程。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
波纹板外吹环降噪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针对热镀锌车间外吹环吹除波纹板多余锌粒时,外吹过程中产生的强噪声对车间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对外吹环喷嘴进行优化改型,在原始狭缝喷嘴上增加半圆形出气口槽。并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W-H方程对改型前后的外吹环声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外吹环喷嘴出口中心位置处的噪声最大达到121 dB;当增加的半圆形槽个数为30,直径为1 mm时,改型后外吹环最大噪声降至85.7 dB。为了验证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对改型前后的外吹环射流噪声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后的外吹环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城轨车辆车体模态分析
城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振动,为了避免车身与车辆其他部件发生共振,因此要对车辆车体进行模态分析。文中主要建立了城轨车辆有限元模型,然后设计了模态分析工况,在A N SY S中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证明,车体与车辆其他主要部件不会发生共振。
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相关性研究
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相关性研究摘要:为了研究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的相关性,对E71—3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并进行了驻室抽气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E71—3离心压缩机实测最高压比4.516,设计点多变效率81.8%,达到了设计要求。(2)风洞运行总压升高,压缩机多变效率降低。(3)风洞试验段Ma=0.9—1.1时,驻室抽气量对风洞模型区梯度的影响不大,但驻室抽气量超过4%后风洞马赫数均方根偏差明显增大;压缩机稳定在中等转速、适量抽气量的工况,且入口流量调节阀全开,风洞流场品质较好,运行成本最低。
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研究
为了考核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各项性能,也为后续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积累经验,对AV90—3轴流压缩机系统进行了调试,包括机械运转试验、临界转速测试、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热力性能试验和喘振预防调试。结果表明,调试方法合理可行,机组各项参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