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孔板的洗涤:评价一种新型的双列吸液系统
基面效价测定(如酶联免疫ELASA及细胞依赖实验)通常需要程序洗板(1536孔),这就使得一些高通量筛选实验室由于缺乏可靠的工具而无法常规进行这种实验。因此1536孔板洗板机应运而生(GNFSystems, San Diego, CA)。它采用8支针同时孔内加液,单列32支吸头从孔内一次性吸取液体,每次一列。事实上,这种多步操作严重地影响了实验效率。经统计,如果测定中包含洗板步骤,每24 h的测试量为100板,而除去此限速步骤,相同时间内的测定量可增至500。为了弥补这样一种差距,工程师们在原有GNFSystems基础上发明了一种64支吸头新型双列吸液装置。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数据。
1 仪器设计
仪器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中包含有两个液体分配器,分别用于垂直或成角度分配液体,而这样一种成角度的设计更适用于贴壁细胞,以避免垂直配液带来的细胞粘连。分配器是由一种压力驱动的带有MINSTAC tips的电磁阀和真空螺线管(The Lee Company,Westbrook, CT)组成。吸头与真空相连,以除去洗板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装置内的超声洗涤部件则可以有效地清洁分液针以及吸液器。同时,装置下部配有两个预分配液槽,其中一个常用于贵重试剂的回收以及避免危险试剂进入废液。另外,系统中的双列吸液器在去除四枚螺丝之后即可分成三个独立的部分而利于离线清洗。
2 实验
评价双列吸液系统可行性的第一步是对残留液体进行定量。吸液器能否确保在工作之后每孔剩余液体的量少于1 μL,对酶联免疫等酶法分析实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验选用两种普通类型的反应板:1536孔实底HiBase板 (Corning Life Sciences, Corning, NY)和1536孔透明底LoBase板 (Aurora Biotechnologies, Carlsbad,CA)。首先对空白板进行称重,然后在每孔填充5 μL磷酸盐(PBS)缓冲液后用PBS洗板3次。单次洗板则定义为自向孔内填充液体至随后吸除剩余固定体积液体的过程。两种类型反应板各重复实验5次,均符合每孔残留小于1 μL的标准。
另一个重要实验是进行残留测试以确保吸液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引入孔之间的交叉污染。按照验收标准,孔之间交叉污染的信号必须小于5%。首先启动双列吸液系统交替向多列孔内按照每孔6 μL的体积加入PBS和PBS荧光素混合液。接着采用Safire II 读板器(Tecan, M nedorf, Switzerland)测定荧光素加液孔的平均相对荧光值(RFU)。而后用PBS洗板一次,每孔继续填充6 μL此种缓冲溶液,测定PBS加液孔的最大荧光强度。最后,用PBS洗板两次,读数。残留率的计算是以PBS加液孔中测得的最大的荧光强度除以所有荧光素加液孔RFU的平均值,再乘以100。上述两种类型反应板重复实验5次,且均符合交叉信号低于5%的标准。
相关文章
- 2024-05-22运用传播时间法的时差式超声流量计设计
- 2023-01-12基于DSP和CPLD的电机智能保护装置的设计
- 2022-05-09负荷预估信号在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2022-06-22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TD-SCDMA系统应用研究
- 2024-06-05符合新标准的医疗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技术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