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电力管线竣工数据数字化采集入库过程——-通过交换格式实现数据入库
0 引 言
电力管线竣工数据数字化采集将主要采用在Auto-CAD平台中结合测绘技术绘制电缆及相关要素,通过自行开发数据采集和属性输入软件工具建立各实体的拓扑关系、图形与台账的关系,再通过交换格式实现数据入库。
1 采集内容
排管、电缆段、电缆接头、工井盖、电缆沟、电缆桥、电缆隧道、电站站址、分支箱、分支箱接头、进站管。
2 数据采集入库原则
在作业前应根据图纸信息,在GIS内进行老电缆和台账的核对工作,同时与供电所电系进行核对,确认电缆的连接关系正确及台账完整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相关原则如下:
1)先进行图纸现势性检查,如在与GIS进行核对、历史信息查询中或外业过程中发现电缆有可能已发生改接,而图纸未更新,应及时上报电缆公司配合人员,获得最新图纸后进行作业。
2)系统内有电缆及台账,且电缆的名称、走向与电系、台账完全匹配的,可在作业后导入系统,直接用“电缆替换”,再进行台账挂接。如果系统内没有台账,要自行创建台账并做维护工作。
3 绘图标准
3.1 图形编辑
1)电站站址
采集围墙外围或变电站建筑物描绘其外围,街坊站、开关站、箱变、环网柜边框也作为电站站址。
2)工井盖
原则上以地形图上表示的电力井位符号为主,参照竣工图纸上的标注尺寸,进行工井盖采集,部分地形图上没有表示的工井盖需外业采集工井盖点位。
3)排管
排管宽度:孔径×孔数,孔径全部为0. 2 m,孔数为截面中孔数最多的一排的孔数。
4)电缆接头
接头一般在工井内,不在工井内的根据图上标注尺寸确定。
1)接头点位的确定:
在工井内的:
图纸上有尺寸标注按尺寸确定。图纸上无尺寸的,参照图纸上的标注,先确定处于中心位置的接头,相邻两个接头的间距为0.2 m。若同一工井内接头过多,原则上保证接头都画在工井内,点位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2)电杆、闷头作为接头处理,在其点位处插入接头符号。
①电缆段 接头与接头之间的电缆为电缆段,两个电站之间的电缆由若干段电缆段组成。间距为0. 2,确保所有的电缆段在排管内,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②电缆沟、电缆桥(无井盖的井即朝天井作为电缆沟)电缆桥宽度确定同排管,图纸上无尺寸宽度为1.8 m。电缆沟(朝天井)图纸上无尺寸画1.5 m。
③进(出)站管参照排管的画法
④分支箱、电缆隧道参照电缆沟的采集方法。
相关文章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