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企业计量调度管理中智能测控终端技术研习
1、前言
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以往传统的计量信息采集调度管理受企业网络建设的制约,经过了从早期依赖人工定时巡检抄录、人工统计到采用电话线组网或无线专网方式组网,进行定时信息自动采集管理的过程。由于以上两种组网方式投资少、组网方便,因此在企业局域网建设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一直是企业计量信息调度管理应用的 最佳选择,但是由于其网络的依赖性、特殊性,两者都存在传输速率低、信号干扰大、误码率高、数据交互式实时性差、稳定性差等缺点。随着计量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更好的满足企业计量调度管理及ERP建设的要求,这种应用的不适应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企业发展中所碰到的这个技术准题,搞好计量管理工作,成为摆在自动化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测控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局域网的应用在大中型企业日渐普及,网络资源逐渐 丰富,物理网络资源的共享为基于以太的企业计量调度管理网络建设成为可能。
2、解决方案
由于企业网的物理网络已经构建成功,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计量信息网络可以构建为企业网的一个逻辑子网,物理上使用企业网的资源,逻辑上自为体系。网络前端的测控设备,通常可选择基于IPC结构的计算机系统或PLC系统,IPC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开发,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PLC系统受成本投入、协 议标准及软件编程环境的制约;作为大型分散式测控网络两者都存在不适应性。HSST-2002JZ智能测控终端作为基于以太网的新一代智能化网络末端设 备,克服了以上两种系统的弊端,能很好的满足目前企业计量调度网建设的需求,该终端可以采用数字或模拟方式从现场仪表采集数据,通过本地编程或远端编程对各种接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数据通过以态网传输到系统服务器,实现计量信息的共享。系统模拟图所示:
2.1 HSST-2002JZ智能测控终端
HSST-2002JZ智能测控终端综合了数据采集、远程设备监控、网络通信以及信息管理的多项实用技术与理论,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信道传输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该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体积紧凑、高度集中、结构简洁、易于维护、扩展性好、具有极高的的I/O密集度,它与传统的采集终端产品相比无论从集成度、结构设计及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在功能上和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2.1.1 完善的硬件配置
内置22.1-100Mhz的微处理器,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置硬时钟、数据掉电不丢失。
2.1.2 基于以太网络的上位网络接口
相关文章
- 2022-12-26基于SPCE061A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设计与研究
- 2022-06-02MIC-2031-2FCAN转以太网虚拟总线网关在工业控制中的解决方案
- 2024-02-08油类的自动计量
- 2024-03-15风冷节能装置的应用探讨
- 2023-08-18一种现场γ射线能谱测量仪的研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