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M建立自动化的验证平台
集成电路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半导体制造商极为成功的实现了摩尔定律的预期发展速度,为了缩短芯片上市时间,验证工程师必须保证芯片在流片前能得到很完备的验证。为了使日益复杂的项目达到理想的功能覆盖率,验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eRM是一种基于e语言的验证方法学,通过Sequence,Bfm,Mkmitor,Scoreboard,Coverage等验证组件建立验证平台,可以对芯片进行Direct,Random等测试,并且可以很好地统计功能覆盖率,极大地据高了验证效率和生产率。
1 常用验证方法
从一个设计的功能验证来看,仅通过模块的接口界面(输入/输出信号端口)就完全可以验证器件的行为以及其实现的所有功能,否则该器件的属性就是不可控制的或是不可预测的。功能验证一般通过以下3种方法:黑盒法、白盒法、灰盒法。
黑盒法是指验证人员不需要用关心设计内部是如何实现的,所有的验证都可以通过接口完成,无需直接访问设计的内部状态。白盒法是是对设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具有完全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根据验证功能点可以迅速设置感兴趣的状态和输入激励,但不具备重用性。而灰盒法是介于二者之间,既有基于界面的验证组件,也有对内部状态控制和检查的组件,为提高验证效率和重用性,一般采用灰盒法。
2 eRM验证方法学
eRM验证方法学采用的是e验证语言,利用了e语言中的测试激励的生成、激励数据的驱动、输出结果的采样、输出响应的检查、功能覆盖率分析等组件,降低了验证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高了验证的生产率。
2.1 eVC验证平台
eVC(e Verification Component)是基于eRM方法学的验证环境韵通称,eVC包括所有相关的验证组件,从编写测试激励到功能覆盖率的收集,从模块验证到系统验证,都可以通过eVC来实现。为了提高验证效率,验证人员都都会开发一个黄金eVC,在实际项目中只需要根据实际协议扩展该黄金eVC即可,在验证环境开发前期,节省了大量的代码。典型的eVC验证结构如图1所示。Agent是验证环境中最主要的验证组件,所有的验证组件一般都在Agent里例化,验证环境中的Agent一般相当于设计中的实体(由VHDL实现的设计)或输入输出信号端口(由Veri-log实现的设计)。在图1所示的eVC里,有2个Agent,RX Agent是从DUT信号端口收集数据,而TX Agent是指向DUT的信号端口发送数据。并且每个Agent都是按eRM方法学中的标准方式来构建的,Agent里一般包括以下组件:
Config:包括Agent的属性和行为,主要配置Agent的数量及其主动或被动的属性,一般由验证人员自主定义的。
相关文章
- 2024-08-06接触测量中测头半径误差的修正
- 2024-09-19多波长辐射温度计最少波长数确定的理论依据
- 2024-07-22彩色CCD摄像机三基色代表波长的试验研究
- 2023-08-11表面三维形貌参数及其评定
- 2023-01-0412Cr1MoVg短期高温冲击断裂有限元分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