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超声波发生器的设计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超声波发生器的发展与工农业的发展相伴相生,应用十分广泛,本设计的超声波发生器是利用单片机生成初始信号,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电路的作用后生成用来杀灭水蚤的超声波,成本低、效果好,可以在农业上加以采用。在此对3个模块进行设计:
(1)信号发生模块。12 MHz的8051单片机硬件连接及其程序设计。
(2)信号处理模块。驱动电路设计(CD4069非门集成芯片);倍频电路设计(S9014或ECGl08三极管、104普通电容、11 257.9 nH自制电感、1 kΩ电阻);整波电路设计(CD4069非门集成芯片);和频电路设计(CD4081与门集成芯片);选频电路设计(S9014或ECGl08三极管、104普通电容、112.58 nH自制电感、1 kΩ电阻)。
(3)信号检测模块、数字示波器的连接。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一台超声波发生器样机,其技术指标如下:输入电压:220 VAC(50 Hz);开关频率:1.5~1.8 MHz;最大的输出功率:500 W;功率范围:50~500 W。
1 信号发生模块的设计
选取一个8051单片机芯片,将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连接到单片机相应的引脚上组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利用单片机的中断资源和I/O口资源进行相应连接并进行程序编辑:用P3.2口控制初始信号的发射与否,用P0.O口、P0.1口发射初始信号,如图1所示。
2 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2.1 驱动电路的设计
如果将两列波(0.03 MHz)直接从单片机的输出口PO.O和P0.1输出接入后面的5倍频电路,可能会由于电流小而不能驱动倍频电路。从这点来考虑就需要在单片机与倍频电路之间接入一个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在单片机的一个输出口接一个非门,而后接入由4个非门并联的电路,由于非门是有源器件,这样就使得输入倍频电路的信号能量大大提高,起到驱动电路的功能(若用方波发生器来代替单片机就可省略驱动电路)。
2.2 倍频电路的设计
根据电容电感元件的基本特性,以及电路的相关知识可以由已知条件得出:
如图3所示,当在LC并联电路中发生并联谐振时,由电路的特性可知:
并联谐振具有下列特征:
(1)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摸为|Zo|=1/(RC/L)=L/RC。其值最大,即比非谐振情况下的阻抗摸要大。因此在电源电压U一定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I将在谐振时达到最小值,即I=IO=U/(L/RC)=U/|Zo|。
相关文章
- 2023-12-21浅谈CAXA制造工程师叶轮造型与五轴加工
- 2024-05-11基于聚磁技术的新型脉冲涡流传感器设计
- 2024-09-11隧道断面激光放样仪的研制
- 2022-05-17嵌入式Win CE中CAN总线控制器的驱动设计与实现
- 2022-06-23基于ARM7实时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