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17025与实验室测量溯源性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上实验室认可活动非常活跃。这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认可机构间相互认可协议的签署,为最终消除国际贸易中由于检测和校准数据不信任所造成的贸易技术壁垒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我国实验室认可工作亦得到国际首肯。继1999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获得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后,2000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实验室认可机构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该协议由来自欧洲、南美洲、南非和亚太地区的36个实验室认可机构共同签署。为我国实验室出具校准和检测数据得到国际承认提供了有效途径。
现行的ISO/IEC 17025:1999第1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文件,已经成为指导各国实验室认可工作和评估各类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基本文件。我国国家标准GB/T 15481-2000 idtISO/IEC 17025:1999已经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并将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
ISO/IEC 17025:1999是在ISO/IEC指南25和EN45001广泛的实验室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并代替这两个文件。该标准对实验室提出了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而测量溯源性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
二、按照ISO/IEC 17025对测量溯源性的要求,实验室应实施的活动
关于对测量溯源性的要求,在ISO/IEC 17025、GB/T 15481-2000中以及实验室国家认可机构和地方认可机构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对于已经获得认可的和申请认可的实验室来说,测量溯源性是其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力。
(一)总体要求
对于获认可的和申请认可的实验室,其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结果、校准结果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该计划应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为此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和计划。在这些文件中,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
对需要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列出清单。
区分那些是本实验室可以进行自校准,那些是属于外送校准的,并选择量值溯源体系中相应的外部机构。
对不可能溯源到国家/国际计量基准的测量设备制定能力比对或验证计划,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的能力比对或验证。
制定有关校准/检定计划,以确保实验室的测量是可溯源的。即通过送校或送检可以溯源到高一级别的计量标准,直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
相关文章
- 2022-05-11双重冗余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研究
- 2024-09-24浅析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噪声
- 2024-04-25DZN1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及其维护与维修
- 2024-09-14核电汽轮机用1Cr12Mo环锻件热处理工艺的探究
- 2023-08-03基于逆向工程的人体颌骨个体化三维实体重建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