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平剂量计校准因子不确定度评定的探讨
1 引 言
在 X、γ射线照射量( 治疗水平) 量值传递体系中, 直接比较法是检定工作级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的两种方法之一, 鉴于所得到的校准因子事关放射临床剂量的准确性, 无论检定本身还是检定结果的可靠性评定都必须仔细考虑和评估众多与校准因子有关的影响量。对于校准因子不确定度的评定, 常常表述为校准因子测量值乘以影响量的修正因子的黑箱形式, 并依照电离辐射量系统习惯给出被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但是, 从建立模型到各分量评定的逻辑表述上如何协调影响量与影响量的修正因子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人不至产生前后概念不一致的认识? 再有, 对于黑箱模型, 当影响量为 0 时, 如何求影响量或影响量修正因子的相对不确定度? 两个问题既相对独立, 又互为联系。本文将从影响量与其修正因子二者的标准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入手, 运用方差和不确定度相关数学原理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2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我们知道, 在输入量 Xi彼此独立的条件下, 如果函数f的形式表现为:
然而, 在某些领域应用上述方法时却常常碰到输入量 Xi的取值 xi=0 的情形, 比如: 用 X、γ照射量( 治疗水平) 标准装置( 直接比较法) 检定工作级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照射量校准因子 Nx的不确定度评定, 影响校准因子的输入量包括:
Vs—标准装置的重复性;
S—标准装置的长期稳定性;
Vm—被检仪器的重复性;
M—被检仪器的长期稳定性;
Z—被检仪器的零点漂移;
W—被检仪器的零点位移;
I—被检仪器的漏电;
L—被检仪器示值非线性;
X—被检仪器电离室旋转的影响;
F—被检仪器示值分辩力;
E—被检仪器与标准剂量计在校准/检定时能量的不一致;
G—被检仪器电离室能量响应的影响;
R—电离室对辐射场的扰动;
J—辐射场的均匀性;
ΔT—检定时两支电离室有效测量体积所处环境温度( ℃) 的差异;
ΔP—检定时两支电离室有效测量体积所处气压( kPa) 的差异;
Δd—检定时两支电离室有效测量中心定位( mm) 的差异;
Δt—检定时两台仪器测量时间( s) 的差异。
相关文章
- 2024-04-25DZN1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及其维护与维修
- 2024-09-24浅析海上平台暖通空调系统噪声
- 2022-05-11双重冗余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研究
- 2024-09-14核电汽轮机用1Cr12Mo环锻件热处理工艺的探究
- 2023-08-03基于逆向工程的人体颌骨个体化三维实体重建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