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TC6合金富氧α层形成的影响
钛合金在热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以及在中高温使用过程中,会生成富氧α层现象。氧是重要的α相稳定元素。钛合金热暴露于空气气氛中,氧会通过扩散进入合金,引起表面α相数量及硬度的增加。富氧α层的存在对材料物理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富氧α层导致材料变脆。已有的关于富氧α层的研究多集中于Ti-1100,TC4、TA15及BT3-1合金[1-7]。对TC6合金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对TC6合金进行了富氧α层的生成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材料采用TC6合金,热锻态。合金成分(质量分数,%)为:6. 29Al、1.42Cr、0.42Fe、2.71Mo、0.33Si,余量为Ti。原始组织由初生α相加β转组成,金相组织见图1所示。TC6合金切成厚10mm×4mm×5mm的试样。分别在400、500、600、700和800℃保温5、15、30、45、60、90、120、180、240min,加热条件为空气气氛,空冷。试样经抛光腐蚀后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并进行富氧α层的厚度测量。根据富氧α层厚度和保温时间、温度的关系,确定富氧α层的生成动力学和热力学。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温度下富氧α层的组织结构
图2(a,b)给出了500℃保温不同时间的显微组织,可见表面和心部组织一致,均为初生α相和β相。直到保温180min,仍然没有观察到富氧α层形成; 同样图2(c,d)给出了600℃保温时的金相组织,与500℃保温过程类似,直到保温180min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富氧α层现象。可以认为,在600℃以下,不会生成明显的富氧α层。
图3给出了TC6合金700℃保温后的显微组织。可以看到,在保温60min时,表面和心部组织一致,为初生α相和β转组织。保温到90min时,在表面部位有一层很薄的富氧α层生成。该层α相数量明显增加,并且衬度高于正常α相。随保温时间的增长( 如图3(c~d)),富氧α层厚度缓慢增加。可以认为700℃保温90min后,富氧α层开始生成。
图4给出了钛合金800℃保温不同时间后的显微组织。在保温15min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富氧α层; 直到保温45min时,出现明显的富氧α层; 在该层内,α相数量明显增加,衬度高于正常基体组织,同时颗粒变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富氧α层的厚度明显增加,同时厚度显著大于700℃保温时的组织。
上述结果说明,只有在700℃以上才出现富氧α层; 并且温度越低,出现富氧α层需要的时间越长;在温度和时间控制因素中,温度起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2022-06-22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TD-SCDMA系统应用研究
- 2024-05-22运用传播时间法的时差式超声流量计设计
- 2023-01-12基于DSP和CPLD的电机智能保护装置的设计
- 2024-06-05符合新标准的医疗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技术研究
- 2022-05-09负荷预估信号在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