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螺旋CT检定自动化探讨
医用螺旋CT机辐射源的检定是在医院的CT室进行的。 CT机辐射源的检定和患者的检查不能同时进行,要在患者两次检查的空闲时间进行。而医用螺旋CT机辐射源的检定需要在现场处理大量数据,手工计算时间较长,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受检医院和就医患者都有意见。为改进工作,我们用计算机制作了对原始数据自动进行计算和逻辑处理的原始记录,并且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检定证书,节省了检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容易出错。制作医用螺旋(CT)X射线辐射源检定记录和自动生成检定证书的过程如下:
一、按JJG1026-200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附录A的格式,用Excel建立原始记录工作簿
第一个工作表被命名为“CT检定原始记录”,表中不同的检定项目用粗边框线区分开,对单元格格式有特殊要求的进行格式设置:噪声水平要求用百分数表示,点击须设置的单元格I8,从“格式”菜单中选择“单元格格式”,Excel会显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百分比”完成设置;对剂量指数项目中C30、C31、J30、J31单元格进行小数位数的设定,从“格式”菜单中选择“单元格格式”,显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数值”,“小数位数”选1完成设置。其他按此处理。
二、利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功能处理数据,录入公式
计算均匀性,点击I5单元格,在公式栏录入“=MAX(ABS (C5 -D5),ABS (C5 -E5),ABS (C5 -F5),ABS (C5 -G5))”,C5为感兴趣区域平均CT值,D5-G5为边缘区域的CT值。
计算影像的噪声,点击I6单元格,在公式栏录入“=C6/1000”,C6为中心区域CT值的标准偏差。计算层厚检定的窗位值,点击E14单元格,在公式栏录入“=(C13+E13)/2”,C13标准铝片的CT值,E13为背景的CT值。
计算加权平均剂量指数,点击C30单元格,在公式栏 录 入“=(1/3*C28 +2/3* (D28 +E28 +F28 +G28)/4)*1.003*0.88*10/(I28*J28)”,公示中C28到G28为轴向扫描吸收剂量,1.003为空气比释动能刻度因子,0.88为转化因子,I28为扫描层厚,J28一次扫描的层数。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比释动能刻度因子要按检定证书及时调整。
计算头部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mGy,点击J30单元格,在公式栏录入“=C30*I28*J28/K28”,公示中K29相邻扫描之间患者支架在z方向运行的距离。腹部的加权平均剂量指数和容积剂量指数与此相同处理。
由于JJG1026-2007要求多次计算剂量指数,只要将剂量指数项目多次复制即可。
相关文章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