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式流量计在流量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1 概述
差压式流量计由孔板式节流装置、导压管、差压变送器和显示仪表组成,见图1。
该流量计核心部件孔板式节流装置经过多年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198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原标准ISO5167-80作了修正,并颁布了节流装置最新标准ISO5167-91。国内从1989年开始作了大量实验,对原国标GB2624-81进行了修订,并于1993年颁布了新国标GB/T2624-93。随着新国标的颁布,孔板式节流装置以其标准化的设计加工、无需实物校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但近几年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精度无法保证。下面结合工作实践,依据GB/T2624-93标准,从理论分析入手对差压式流量计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 测量原理
2.1 基本原理
充满管道的流体,当它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时流束将在节流装置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装置前后产生了静压力差(或称差压),见图2[1]。流体的流速越大,在节流装置前后产生的差压也越大,因而可依据差压来衡量流量的大小。差压的大小不仅与流量还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有关,物理性质不同,同样大小的流量产生的差压是不同的。
2.2 主要计算公式
(1)根据GB/T2624-93标准,流量与差压的关系由下式确定[2]:
式中,qm为质量流量;qv为体积流量;β为节流装置内径与管道内径之比;c为流出系数;α=c/为流量系数;ε为节流件上游流体的可膨胀性系数;d为工作状态下节流件的内径;Δp为节流装置上、下游之静压差;ρ为节流件上游流体的密度。
(2)由孔板构成的节流装置的流出系数c由斯氏(Stolz)方程给出,当采用角接取压时[3]:
式中,ReD为管道雷诺数;μ为流体动力粘度;D为管道内径。
(3)计算可膨胀性系数的公式为:
式中,k为流体的等熵指数;p为节流件上游的绝对压力。
(4)计算节流装置内径和管道内径的公式为:
式中,d20、D20为20℃时,节流件和管道的内径;λd、λD分别为节流件和管道的线性膨胀系数。
2.3 迭代运算法
正常状态下,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一定时,μ、ε、D、d、β、ρ可通过查表计算出来,c与ReD有关,而ReD本身与qm有关,在这种情况下c的最终值(也是qm的最终值),只有通过初始估算值经数次迭代运算而获得。
迭代原理是根据基本流量方程:
将已知项组合在方程的一边,未知项放在方程的另一边。即迭代方程为:
相关文章
- 2024-03-06标准物质的现状及其进展
- 2024-03-15装备可计量性的相关性模型研究与分析
- 2023-08-22现场仪表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
- 2022-02-11基于DSP的语音采集与回音效果的系统实现
- 2022-08-16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漏磁检测实验系统开发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