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M/SFM结合的近场光学探针
1 近场光学显微镜简介
光学显微镜适用性广,对样品无损伤,操作简便,故自其诞生至今的几百年间一直是人们探测微观世界的得力助手。利用光学透镜将物体放大、成像,可将物体放大近千倍,但要将其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则受到光的衍射效应的限制,其分辨率上限约为波长的一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探索的领域向更小尺度、低维空间延伸,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已不能满足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成像仪器 - 近场光学显微镜(Scanning Near-field Microscope , SNOM or NSOM)。它以纳米尺度的光学探针代替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镜头,在探测过程中将探针控制在样品表面一个波长以内的近场区域,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由于光的衍射效应产生的分辨率限制,分辨率可达入射光波长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实现了纳米量级的光学成像。SNOM 的分辨力主要取决于光纤探针的尺度,因此,探针的制备一直是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介绍几种近场光学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 近场光学成像原理
常规的光学仪器如显微镜等主要用于远场探测。相对于远场,我们将距离物体表面仅一个波长的区域称为近场区域。近场具有许多与远场不同的特性。近场的场分布既包含了可以向远处传播的传播场的分量,又包含了局域在物体表面一个波长内的非辐射场的分量。非辐射场中包含了物体表面精细结构和起伏的信息,其特点是高度依附于物体表面,并随离开表面的距离呈指数衰减,因而也被称为隐失场,近场探测的核心问题就是探测束缚在物体表面的非辐射场。由于非辐射场具有隐失波的特点,唯一的探测办法是利用光学隧道效应,即将一个微小的探头引入非辐射场中,产生光学扰动,从而把局限在物体表面的信息转换出来,成为可探测的传播场,被远距离的探测器所接收[ 1 ]。这个微小的探头即近场光学显微镜的探针,在近场光学探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获得高分辨率,它必须经适宜的加工制作,并被稳定地控制在物体表面近场的区域内。按探针所起的作用不同,近场光学显微镜大致可分为三类工作模式。第一类是探针只提供近场照明光的照明模式;第二类是探针只在近场收集信号的收集模式;第三类是探针同时起照明和收集作用的照明 / 收集模式。将探针控制在样品表面几个纳米范围内的控距方法也有多种,如切变力法、扫描隧道显微镜法、原子力显微镜法,扫描隧道显微术和扫描力显微术(包括原子力显微术)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将近场光学技术与之结合,可在获取近场光学信息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前提是所用的探针特性需与选用的方法相匹配。
相关文章
- 2024-04-07影响气体流量计精确度的因素及提高精确度的方法
- 2023-03-08穷举法在确定动靶标标准装置参数中的应用
- 2024-06-21基于孔洞分布理论的多孔材料板振动分析
- 2022-05-20基于μcosII的嵌入式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24-08-13一种方便、有效的键槽对称度测量工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