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力场的模拟与数值计算研究

作者: 张一磊 徐武彬 李冰 倪壮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2 人气:78
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力场的模拟与数值计算研究
建立了滑动轴承数值计算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软件求解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分析比较了不同转速和不同偏心率下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场的分布和油膜压力极值的变化,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稳定性临界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转速一定时,随着偏心率的增加,油膜压力逐渐增大,压力极值增加,且增加速率逐渐增大;在偏心率一定时,随着转速的增加,油膜压力逐渐增加,压力极值呈线性增长。模拟结果和理论结果基本吻合,并进一步通过稳定性曲线与先前研究人员曲线和实验结果对比,更加验证所建立数值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研究形位误差对滑动轴承的影响提供依据。

变刚度横置板簧式悬架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 王孝鹏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2 人气:179
变刚度横置板簧式悬架系统设计研究
通过变刚度横置板簧悬架模型设计,板簧刚度可实现9倍范围变化,FSAE赛车可实现16种变刚度底盘特性组合;弯道仿真表明,FSAE赛车前后悬架不同刚度组合均可降低整车质心高度,提升稳定性,其中BB刚度组合性能改善最为明显,车身高度降低81.18mm,整车横摆角速度指标提升35.39%,侧向加速度指标提升57.50%;横置板簧与车身及下控制连接处添加衬套后,可有效改善实验初期震荡现象;板簧结构优化后,质量减少24.00%,稳定性指标微幅提升,但仿真过程伴有较小的震荡现象。

关节-轮式爬杆机器人多姿态力学模型与稳定性研究

作者: 杨书建 侯宇 卢蒙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2 人气:164
关节-轮式爬杆机器人多姿态力学模型与稳定性研究
现有的爬杆机器人在研究中常侧重于越障能力或负载能力某一方面,无法同时满足实际生产对这两方面提出的高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关节-轮式爬杆机器人,兼具了轮式机器人较强的负载能力和关节式机器人良好的越障能力。建立了爬杆机器人在轴向、周向、翻转运动姿态下的整体力学模型和基于稳态侧偏理论的弹性车轮力学模型,研究了夹紧力对运动方向和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在ADAMS中对爬杆机器人虚拟样机进行动力学仿真,实现了三种姿态下的稳定运动,验证了机器人设计及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机动式系留气球的锚泊车支腿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作者: 赵光明 潘焕 刘学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日期: 2025-02-02 人气:55
机动式系留气球的锚泊车支腿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虚拟样机建模方法,以某半挂车式锚泊车为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对锚泊支腿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锚泊车工作过程中各支腿的最大受力值,并根据支腿受力情况对整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泊车4条支腿的受力均大于0,锚泊车稳定性良好。

四腿菱形变截面梁微加速度计结构设计与研究

作者: 韩建男 孙江宏 鹿昆磊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2 人气:195
四腿菱形变截面梁微加速度计结构设计与研究
在传统等截面双边四梁微加速度计结构上,以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为对象,设计一种菱形变截面梁。为增加梁的稳定性,满足加速度计对不同方向刚度要求,并提高灵敏度,建立加速度计数学理论模型,推导出灵敏度与刚度的关系。建立梁的纯弯曲模型,并基于静电驱动原理,推导出静电刚度公式,确定满足静电刚度小于机械刚度的条件下加速度计量程。结果显示,菱形变截面梁减小了梁的应力集中,使梁两方向的刚度最大化,提高了加速度计灵敏度。

稠浆法新型烟草薄片脱片装置研究与动态稳定性分析

作者: 刘义宏 杨先威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5-01-07 人气:93
稠浆法新型烟草薄片脱片装置研究与动态稳定性分析
为实现烟草薄片脱落顺畅且完整,文中设计了一种稠浆薄片气压式双刀切割脱片结构,并进行脱片工况稳定性分析。为贴合实际反映脱片过程中的摩擦碰撞效果,对新型脱片装置进行三维建模与脱片工况动力学仿真分析。模拟铲刀与钢带切线方向在不同接触角度下受碰撞力影响的动态特性,分析不同受力角度对脱片装置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后面控制调节铲刀角度提供理论分析与参考。

走钢丝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徐威 梁全 赵文川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5-01-02 人气:128
走钢丝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提升走钢丝机器人的稳定性,对走钢丝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样机制造。首先根据简化的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原理图,建立机器人动态数学模型,然后通过MATLAB工具箱SimScape构建机器人系统虚拟样机,并采用系统仿真方法对控制系统PID参数进行整定,实现机械人系统仿真。最后对试制的系统样机进行行走实验。结果表明,走钢丝机器人可以在钢丝上稳定站立,能够验证上述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可以为走钢丝机器人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直接分析法在石油钻机用井架整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 郝山波 张波 刘云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4-12-31 人气:141
直接分析法在石油钻机用井架整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API 4F第五版于2020年12月开始生效,该规范明确规定要用合理的方法对钻机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应按照AISC 360中C部分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分析法因其自身的优点,被推荐为首选的稳定性分析方法。STAAD.Pro作为国际上常用的有限元结构设计分析与计算软件,内置了包括美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标准型材库,并可按照相应的结构规范进行设计。文中通过应用STAAD.Pro软件对石油钻机用井架进行稳定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井架的设计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

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建模与仿真

作者: 王振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日期: 2020-06-23 人气:146
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建模与仿真
介绍了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结构与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确定了其稳定性条件。通过给定电液伺服阀的技术指标,确定了伺服阀的结构参数。根据稳定性条件,判定电液伺服阀的稳定性,同时给出了电液伺服阀的稳定裕度与阻尼比的关系。

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分析

作者: 房建东 张义智 房彦伟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0-01-15 人气:172
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分析
本文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对电液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从经典的PID控制方法入手结合Fuzzy控制方法采用智能Fuzzy -PID协同控制策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
  • 共64页/6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