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铸铁气缸盖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对比
采用压痕应变法、全释放应变法和深孔(DHD)法分别检测两种材料4种型号的发动机铸铁气缸盖在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析了热处理消除气缸盖残余应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压痕应变法和全释放应变法测得热处理前后气缸盖表面的残余应力基本为压应力,两种方法测得的残余应力水平相当,除3号气缸盖外,其余气缸盖热处理后的表面压应力峰值基本没有下降;通过DHD法测得气缸盖深度方向存在拉应力,热处理工艺没有降低气缸盖深度方向的拉应力峰值;3号气缸盖可以采用热处理工艺消除表面残余应力,其余气缸盖热处理前残余应力的水平较低,无需进行热处理。
发动机气缸壁铸铁防护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研究
研究了大气等离子喷涂铸铁涂层微观结构随喷涂距离的形成规律及喷涂距离对涂层在H2SO4,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喷涂距离条件下,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铸铁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种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图像法分析涂层孔隙率的变化,并分析涂层层间结合的变化。利用电化学极化法测定涂层在0.5mol/LH2SO4溶液和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分析两种涂层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两种涂层均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较70mm喷涂距离制备的涂层C1,100mm喷涂距离制备的涂层C2中含有较大、较多的孔隙和较多的粒子层间间隙,C1涂层和C2涂层的孔隙率分别为(1.53±0.48)%和(3.34±0.79)%。在两种溶液中两种涂层均发生钝化,C1涂层比C2涂层具有较正的腐蚀电位、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较高的极化电阻。在H2SO4溶液中,C1涂层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
发动机气缸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浅析
作为核心零部件,气缸套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铸铁废钢增量熔炼技术的改进,以及材料合金化、表面处理对提高缸套材料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和综合性阐述,并对缸套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分析.
铸铁平板接触点面积的像素检测法
通过分析铸铁平板接触点面积现行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像素检测法.该方法以图像的像素多少来表征图像的面积大小,即将扫描所获得的铸铁平板的接触点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像素计算,求出铸铁平板接触点面积的比率,以检测其精度等级.通过实例验证,它是一种性能优越、检测准确的先进方法.建议补充标准JB/T7974-1999.
基于DSP技术的电磁无损检测仪的研究
针对钢铁电磁无损检测中某些特殊的钢铁材质检测结果不理想的情况,根据初始磁导率原理,提出了DSP技术应用于电磁无损检测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SP检测方法初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铸铁分析
本文浅谈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铸铁分析。一、灰铸铁的成分分析灰铸铁的石墨化碳在铸铁中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呈化合态,称为渗碳体;另一种呈游离态,称为石墨。
蠕墨铸铁闸瓦材料组织性能研究
利用冲天炉铁水,通过包底孕育蠕化处理,成功地浇铸出蠕墨铸铁材料。金相观察表明:用2.0%稀土钙铝硅铁合金及2.0%稀土镁铝锌硅铁含金蠕化处理的铸铁,其石墨呈细小、均匀分布的蠕虫状。蠕墨铸铁冲击断口显示,基体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具有较高的冲击功。用蠕墨铸铁制成的机车闸瓦具有比普通灰铸铁闸瓦高得多的压断强度,是制造机车闸瓦的理想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机床导轨磨损的原因及采用聚乙烯层板修补方法
分析了机床导轨磨损的原因,并对比了聚乙烯层板修补与传统修补技术优势。
铸铁铜合金烧结试验研究分析
双金属(铸铁-铜)减摩材料是金属基减摩材料中的一种它是将廉价的铸铁与具有良好减摩性能的铜合金有机结合的一种工程材料。以铸铁为基体在其表面覆盖铜合金粉末、经烧结压制后作为减摩层。铸铁-铜双金属减摩材料可以综合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不仅可节约大量贵重金属还可克服两种金属各自的缺点使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以适应各种恶劣工况大大提高减摩材料的强度并拓宽该类材料的应用范围。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和重型起重机设备等领域。
铸铁液压缸的强度计算
根据不同弹性模量理论 ,求得不同弹性模量圆筒的应力解答 ,由此得到铸铁液压缸的强度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