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主动控制试验
通过调节可控剂压油膜阻尼器的结构参数,使其产生的非线性油膜力逼近线性转子系统所需的控制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试验研究了可迭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系统振动的主动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自适应阻尼器试验研究
自适应阻尼器是在磁场作用下,利用新型智能材料——MR流体(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为工作介质的智能器件。笔者在自适应阻尼器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阻尼器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减振试验装置对所设计的自适应阻尼器进行了减振试验研究,取得很好效果。试验结果及分析对自适应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于脉动压力测量的弹簧管压力表的改造
用普通弹簧管压力表测量脉动压力造成仪表频繁损坏乃至造成事故的现象比较常见。“增大阻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探讨了用尼龙棒或金属棒等材料制作阻尼器,来改造普通弹簧管压力表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在某企业锅炉进水泵上应用了2年,效果很好。
YW系列尤氏压力表
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采用的抗振压力表是由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6804 93第1条所定义的表壳内有灌充液并带阻尼器的直接指示式压力表或表壳内有灌充液直接指示式压力表,其性能与实际要求相距甚远。
正弦激励作用下磁流变阻尼器温升理论与试验研究
研究磁流变阻尼器温升理论模型,为分析和改进阻尼器温度特性做铺垫。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温升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大振幅正弦激励作用下磁流变阻尼器的温升理论模型一种以阻尼器中的磁流变液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化的流体单元一维传热模型而建立,该模型适合筒壁较厚的磁流变阻尼器,且估算温度比实际值高;另一种以磁流变阻尼器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总参数法(Lumped parameter method)而建立,该模型估算温度比实际值低。两种理论模型能预测磁流变阻尼器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范围,并通过试验验证实测温度位于这两种理论模型所确定的温度范围内。实际应用中,根据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尺寸来选用合适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也可通过对两种理论模型的温度解进行加权平均来求得精确的温度解。
基于LabVIEW的百吨级阻尼器综合性能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
针对百吨级阻尼器综合性能试验的特殊要求,研究开发了一套具备高精度、大载荷、宽频响等特点的百吨级阻尼器综合性能试验台测控系统,使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作为系统软件的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方法进行软件设计,实现测控系统各功能需求。现场试验和使用结果表明:研制的测控系统运行良好,加载控制精确,试验数据可靠。
塑性加工中的减振与降噪技术
本文综述目前在冲裁加工中减缓机身冲击振动和降噪的各种方法 ,如将压力机机身设计成夹层结构、利用减振材料代替普通钢板制作压力机 ;设计新型传动机构以降低冲裁速度 ;利用液体节流原理产生背压的阻尼油缸 ,即液压伺服 背压系统缓冲法 ;利用惯性原理的机械式惯性阻尼和液压式惯性阻尼的缓冲方法等。上述各种方法分别能降低噪声 5~ 1 5dB(A)。
一种加速度反馈式液压阻尼器的研究
在传统液压线性阻尼器的基础上并联一阻尼补偿器,组成了一种加速度反馈式液压阻尼器。该阻尼器的阻尼系数随激振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当激振加速度大而激振位移小时,该阻尼器能提供较小的阻尼,以减小被隔振物体的振动响应加速度;当激振位移大而激振加速度小时,该阻尼器提供较大的阻尼,以减小被隔振物体的振动响应动行程。
高压气动多级调速系统阻尼器排气特性研究
主要研究采用高压冷气为动力源的气动系统,实现低速平稳运动的方法,采用CFD方法对其中的排气阻尼器的排气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设计和优化气动多级调速动力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实验台的设计和实验分析
为了测试磁性液体阻尼器的有效性和各种参数对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设计一种阻尼器模型,并根据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一套满足频率低、位移小、加速度小等条件的实验台,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台上对磁性液体阻尼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台可实现频率范围为0.74~5.75Hz的振动;与没有安装阻尼器相比,弹性悬臂梁在安装阻尼器后振幅完全衰减的振动时间缩短约65%;安装阻尼器后的悬臂梁对数衰减率随频率大小的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安装阻尼器后的悬臂梁对数衰减率随着振幅的增大而增大;磁性液体阻尼器对于不同长度悬臂梁的振动都起到了很好的减振作用,当悬臂梁的长度为0.7m时,磁性液体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最好;磁性液体阻尼器对于不同初始振幅的悬臂梁振动都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