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机身振动特性的模态分析
机身的振型和固有频率与其振动现象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为了改善冲压件的加工质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减小振动、避免共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JG21压力机机身的振动特性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表征机身振动特性的主要的5阶振型、固有频率以及相应的应变分布云图。通过分析其各阶振型的具体特点,总结在机身设计和压力机运行过程中以及分析方法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局部自由阻尼梁结构动力响应的精确解
运用等效复刚度法和传递矩阵方法推导了作局部自由阻尼层处理的梁式结构的动力响应方程,得到了系统的频响曲线。同时,分析了阻尼材料的杨氏模量、厚度以及安装位置对系统频响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结果和相关文献比较,吻合良好。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梁式结构自由阻尼层处理的设置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舰用变压器冲击响应计算
变压器是舰船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于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某舰用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振动模态分析,分析变压器的固有振型特性,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 展开更多
电冰箱后背板试验模态分析
采用优化传递路径方法,通过对海尔某型号冰箱后背板的工作模态进行分析,得出后背板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提出对后背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效避免后背板与整机之间的共振,以达到减振降噪目的。
不同参数对压缩机壳体噪声辐射的数值分析
冰箱压缩机的噪声是衡量压缩机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压缩机主要是通过壳体的振动辐射噪声的,因此研究壳体的振动特性以及噪声辐射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种新型液压管道抗振支承研究
根据管道减振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管道液压抗振支承。该液压管道支承通过弹簧、弹簧片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建立振动环境下液压管道振动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安装抗振支承前后管道应力的波动响应,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抗振支承能有效减小管道应力和流体波动,减振后管道应力最大值和流体压力平均波动幅值分别减小了14.80%、40.49%,有关结论能为在基础振动环境下的管道抗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一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的液压管道减振试验研究
针对文献[7]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管道动力吸振器,进行真实液压管道的减振实验。该减振器能够针对难于施加卡箍的管道系统实施有效减振,主要由质量块、弹簧片组成,通过移动弹簧片上的质量块位置,可以有效抑制管道强迫振动及多个倍频激励下与管道固有频率发生的共振。针对某真实液压动力源一段悬空管道振动剧烈的问题,设计加工两个新型管道动力吸振器,利用其对不同压力下的真实液压管道进行减振试验,对于由于压力脉动所导致的脉动频率分量振动,在X、Y和Z方向均实现了有效地减振。液压试验台的管道减振试验充分表明所设计的管道动力吸振器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蓄能器组吸收水压泵压力脉动机理与试验研究
在阀配流斜盘连杆式海(淡)水轴向柱塞泵结构原理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压力脉动产生的机理,建立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的数学模型,阐述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的机理,并对安装盒式隔膜蓄能器组前后、不同的蓄能器组充气容积、不同的系统负载下水压泵的压力脉动进行对比仿真与试验研究。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蓄能器组有利于降低水压泵的压力脉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压泵的振动与噪声。
ICA和ANC技术在声脉冲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声脉冲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测试中,但是在工农业应用环境下,脉冲信号常常会被周围的噪声所干扰。尝试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CA)和主动噪声控制技术(ANC)来降低这些干扰。在ICA方法中,将被测样本所激发的声脉冲响应、以及干扰噪声作为两个独立成分(IC),进行了分离实验;对于ANC系统,由于待抵消噪声中含有有用信号(声脉冲),所以该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信噪比处理增益的有选择性噪声控制系统。文中分别对ICA和ANC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声学实验,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各有优缺点。
密封舱控制力矩陀螺振动噪声控制分析与验证
控制力矩陀螺(CMG)是航天器姿态控制的执行器,内含高速转子,是航天器上重要的振动及噪声源。对某舱外安装CMG的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开展噪声测试,发现噪声总声级过大且主要为与CMG工频及2倍频对应的单频噪声。对CMG进行隔振处理并对隔振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发现隔振措施使工频扰振力输出显著减小,但在2倍频处隔振效果弱于工频处,其原因在于受到CMG弹性的影响。载人密封舱振动噪声耦合分析表明隔振措施使密封舱薄壁振动的幅值及范围大幅减小,从而降低密封舱噪声。在安装隔振器的载人密封舱进行验证试验,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实测值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CMG工频处噪声降幅达18 dB~21 dB,2倍频噪声降幅达2 dB~7 dB,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