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点遗传算法在工件圆弧半径测量中的应用
将浮点遗传算法应用于工件圆弧半径测量.采用算术交叉算子建立了冲头凹面圆弧半径的目标函数和FAG数学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获得了圆弧半径及公差的全局最优解,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基于面阵CCD的相机自动调焦技术
为满足摄影分辨力的要求,在航空相机拍摄过程中,镜头位置要随着摄影距离的改变相应调整.线阵CCD交汇测量能准确测定点目标的距离,但对于面目标测量难度较大,若用面阵CCD替代线阵CCD,并利用小波变换获取的图像边缘特征,自动识别相同点目标在不同CCD面上的成像位置,可实现面目标距离精确测量和相机焦距的自动调整.
六自由度头部跟踪系统的误差修正
建立基于CCD图像处理的六自由度头部跟踪系统,对测量所得六自由度参量进行误差分析,发现误差主要由信标精度和六自由度之间互相依赖所造成。为降低由信标精度引起的初始误差,提出了系统初始误差修正方案,在初始状态下将各自由度归零,无须加工高精度的信标解决了系统初始误差问题。此外,提出各自由度参量独立提取方案,降低各参量之间的依赖程度,避免误差在各参量之间传递。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误差修正和算法改进后,六自由度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在-30°~30°的方位角变化范围内,方位角α的标准差为0.94°,横滚角β和俯仰角γ在0°位置标准差分别为0.30°和0.02°,位置xo和yo在0cm位置标准差分别为0.94cm和0.01cm,位置zo在112.31cm位置标准差为0.28cm。
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外骨骼作动器设计及分析
针对穿戴式外骨骼长时间保持姿态困难、驱动系统刚度难以精准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外骨骼作动器,实现人体长时间站立、蹲坐等姿态保持以及刚柔耦合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穿戴舒适性及随动性。采用SolidWorks、Maxwell及MATLAB联合仿真技术对外骨骼作动器不同状态进行了相关磁场力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外骨骼作动器在4A电流驱动下,在在θ=π/2角度时能够实现最大379N的输出力。
150t钢水罐倾翻装置优化方案设计及实施
在实施新上150t钢水罐倾翻装置过程中,现场调试发现该设备倾翻力矩远大于原设计电机额定驱动力矩。通过对倾翻装置设计的倾翻力矩进行校核,分析倾翻装置的结构特点,采用了调整钢水罐在倾翻框架的定位高度,来平衡减小回转载荷力矩的方案。抬高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精确定位和加强焊接质量控制保证了改造施工的质量。从优化后倾翻装置倾翻力矩调试结果数据来看,该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了倾翻装置的稳定、安全生产要求。
利用AutoCAD加强Pro/E工程图方法的研究
利用Pro/E强大的三维设计功能和AutoCAD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以一个实例分析了利用AutoCAD加强Pro/E工程图的方法。
基于Pro/E和ANSYS Workbench的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座结构设计与优化
运用Pro/E对某型号卧式加工中心回转座进行结构设计,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影响工作台精度的重要零件,即液压夹紧缸的夹紧力对回转座的夹紧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回转座受力的变形云图和应力云图,找出回转座的薄弱位置,修改Pro/E模型,对薄弱位置进行结构优化,利用ANSYS Workbench与Pro/E的联动功能,采用改进后最优的参数,确认优化结果。
梅钢150t转炉铁水脱硫站喷吹系统优化设计
针对梅山钢铁公司炼钢厂脱硫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介绍了脱硫站喷吹系统原理、组成及存在的问题,对喷吹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实践证明该脱硫站的喷吹系统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增长研究与应用
文中以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增长为研究对象,对已出厂机床的故障进行分析,得到机床各个功能单元和缺陷因素的故障发生频率。针对故障发生的因素及频率大小,在精密加工中心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各个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精密加工中心生产的各个阶段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和新结构、改进加工方法、提高装配技术、优化调试手段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精密加工中心的可靠性。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