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差动连接泄压减振回路

作者: 张齐生 赵静一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7-01 人气:129
差动连接泄压减振回路
差动连接泄压减振回路张齐生,赵静一,杨铁林在大吨位液压机中,工作缸的尺寸很大。由于工作液体、管道、液压缸及立柱等都是弹性体,系统压力升高将使它们产生弹性变形而蓄积一定的能量。当液压缸工作腔与回油腔切换时,这部分能量的释放使液压系统产生严重的液压冲击,...更多还原

橡胶压块机现场调试中的故障处理分析与排除

作者: 赵静一 张齐生 姚成玉 朱晓民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3-06 人气:139
橡胶压块机现场调试中的故障处理分析与排除
文章针对橡胶压块机现场调试中出现的几个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今后的类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电控静液压风扇驱动系统

作者: 张齐生 杨超 王海军 董彩云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7 人气:97
电控静液压风扇驱动系统
内燃机中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使内燃机机体温度升高,必须采用冷却系统降低机体的温度。传统的风扇驱动系统通常是过冷却系统,会浪费大量用于驱动风扇的能量。该文介绍的静液压风扇驱动系统安装便利,并且噪声低、效率高。由于元件运行负载周期短、冲击负载小,风扇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很高。

阀前蓄能器对轧机油源波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 张齐生 金呈虎 王益群 陈春明 罗振坤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5 人气:108
阀前蓄能器对轧机油源波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轧机控制系统中,恒压油源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工作介质是系统工作的基础。为保证液压压下系统(AGC)控制精度,该文在300mm可逆冷轧机上,针对阀前油源压力的波动与阀前蓄能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轧制环境下,不同蓄能器,不同充气压力与阀前油源压力波动的关系。为下一步改造300mm可逆冷轧机的油源结构和提高油源压力输出稳定性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液压压下系统(AGC)的控制精度。

伺服阀前蓄能器对轧制力控制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 张齐生 吕猛 金呈虎 王益群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0 人气:147
伺服阀前蓄能器对轧制力控制影响的实验研究
板带轧机轧制力控制系统的精度对板带的出口质量有重要影响。该文针对300mm四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中,伺服阀前蓄能器对轧制力控制的影响进行实验,旨在选择合理的阀前蓄能器和阀前蓄能器充气压力,提高轧制力控制精度,以减少轧制时因调节轧制力控制精度而造成的带材浪费。

熔模铸造液压压蜡机合模部分液压系统改进

作者: 张齐生 聂文磊 王双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2-20 人气:202
熔模铸造液压压蜡机合模部分液压系统改进
对熔模铸造用液压压蜡机的合模部分的液压系统进行了改进,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到此系统当中,应用比例变量泵以及比例溢流阀调节合模力,使其合模力能随压型不同而作出相应调整。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合模部分的液压系统的合理性。

压块机二通插装阀控制系统的分析

作者: 赵静一 张齐生 姚成玉 朱晓民 祝亮 杨反修 杜永智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8-12-05 人气:9360
压块机二通插装阀控制系统的分析
介绍了一种用二通插装阀控制的压块机液压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全部采用二通插装阀组件,具有占用空间少、元件总数少、可靠性高等特点。

新型压滤机液压控制系统的研制

作者: 张齐生 赵静一 来源:工程设计学报 日期: 2018-12-04 人气:9530
新型压滤机液压控制系统的研制
针对压滤机的工艺要求,在对新型压滤机液压控制系统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利用功率键合图方法建立了压滤机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语言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在压滤机现场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压滤机械压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轧机插装阀液压平衡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作者: 王永昌 孟北方 王智勇 张齐生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8-11-06 人气:8515
轧机插装阀液压平衡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文章概述了轧机液压平衡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在中板轧机上应用的通用阀组和插装阀的结果比较说明了在轧机液压平衡系统中采用插装阀的优点.

液压油污染检测技术的评述

作者: 姚成玉 赵静一 张齐生 王益群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18-10-31 人气:3704
液压油污染检测技术的评述
对近年来油液污染检测技术的发展作了综合评述,主要有秤重法、颗粒计数法、电测法、库尔特法、机械缝隙法、超声波法、光测法及淤积法等,并对基于淤积法的检测仪进行阐述。油液污染检测技术集多技术理论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得油液污染检测技术在系统设计、控制、性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对油液污染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指出在线检测、多参数及智能化、远程检测、信息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共4页/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