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考虑橡胶质量的两级局域共振子梁的振动研究

作者: 同志学 齐小军 李丽霞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10 人气:179
考虑橡胶质量的两级局域共振子梁的振动研究
将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低频减振机理引入欧拉梁结构中,给出一种附加两级局域共振子结构的欧拉梁。考虑局域共振子中橡胶质量,采用传递矩阵法研究该结构的振动带隙特性。分析考虑橡胶质量后算法的收敛性。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计算结果。分析材料密度对振动带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收敛性好的优点,且比传统传递矩阵法更好地吻合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在附加相同质量时,两级结构比单级结构具有更低的带隙起始频率和覆盖更高频率范围的第二带隙;随着第一级散射体密度的降低,第一带隙的起始频率基本不变,着重于低频第一带隙减振时可以通过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减小附加质量。

关于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加载系统的改进

作者: 李丽霞 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日期: 2024-12-25 人气:118
关于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加载系统的改进
在节流调速加路性能实验中,调速回路是由定量泵,溢流阀,流量控制阀,执行元件组成;主要检测的液压缸活塞杆的工作速度和外负载之间的关系;在此实验中溢流阀的结构形式和液压缸的尺寸大小确定以后.液压缸活塞杆的工作速度与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即阀口开度)’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即泵的供油压力)及外负载有关,以前,此实验的外负载采用的是液压加载缸(即加载液压缸与工作渣压缸的活塞杆处于同心位置直接对顶)的加载方案;

吸收塔搅拌器减速机改进

作者: 李丽霞 李培军 陈亮 翟红升 李志胜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2-03 人气:65
吸收塔搅拌器减速机改进
对吸收塔搅拌器减速机正常运转时温度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既降低了减速机的温度又方便了日常维护。

关节式液压采样机械手轨迹控制研究

作者: 同志学 郭瑞峰 李丽霞 林一楠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05-27 人气:65
关节式液压采样机械手轨迹控制研究
为了大幅提高采样效率和采样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机械手必须边行走边采样,即双动采样。针对四自由度关节式液压采样机械手实现双动采样要求的复杂轨迹控制,研究了一种适合C240运动控制器编程使用的简便的运动反求方法和用于多轴同步控制的虚拟主轴法,解决了控制器在运行模式下自动生成控制曲线的问题,为采样机械手适应复杂多变的轨迹控制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途径,提高了采样机械手的智能化程度。此法在样机上得到了验证,它也适用于通用机械手的智能运动控制。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节流调速系统的改进和开发

作者: 李丽霞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18 人气:157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节流调速系统的改进和开发
该文分析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其特点,对继电器控制调速系统进行了改进,并对原有的FESTO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做了进一步研究开发,将原有的额定值信号源加继电器控制改为了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电控制单元,给出了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调速回路设计过程。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 李丽霞 毛向阳 边东岩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12-30 人气:191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为对原有的FESTO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做进一步开发,分析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特点,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电控制单元改进原有的额定值信号源和继电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相比原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管拧机浮动夹紧装置液压减振系统分析

作者: 宋锦春 王长周 宋涛 李丽霞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9-09-30 人气:216
管拧机浮动夹紧装置液压减振系统分析
针对某钢管厂现有管拧机夹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析,设计出浮动式夹紧装置,增加了水平和竖直径向传力机构、液压减振系统两部分,使套管生产过程中对设备产生的额外的转矩和破坏力被液压减振系统充分吸收,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设备故障率的目的。该文介绍了管拧机浮动式夹紧装置的传力机构和液压减振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液压减振系统进行了刚度分析,指出蓄能器的初始充气压力和容积是影响减振系统刚度的主要因素。

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阀块的设计研究

作者: 李丽霞 来源:起重运输机械 日期: 2019-01-08 人气:9
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阀块的设计研究
论文:1引言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液压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液压系统设计与制造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液压系统采用液压阀集成装配,如图1.1所示,可以显著减少管路联接和接头,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现场添加和更改回路的柔性,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泄漏少、振动小、利于实现典型液压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优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1][2]。集成式液压系统(Inte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