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汽车防眩目监测系统研究
0. 引言
汽车在夜间会车时车灯晕光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驾驶员,车灯的不正确使用,远光等的频繁使用,很容易使驾驶员的眼睛产生疲劳,甚至会出现意外。目前针对眩目的通常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普通遮光板,所有的汽车都配备这种用不透光材料制作的遮光板,使用时用手调整到暂时能挡住强光的位置。
2) 在风档玻璃上贴膜或使用有色眼睛,可以减少透光率,但在降低眩目作用的同时也妨碍了对非眩目区域的有效观察。
3) 带有遮光涂层区域的眼镜,使用时根据需要转动头部以寻找可以遮挡的合适角度,虽然可以遮挡某个强光源的照射,但不可能全部有效遮挡,同时颈部易疲劳,对于平常不带眼镜的人来说,长时间带眼镜也不舒服。
上述设备不能胜任驾驶车辆时对安全、舒服的更高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P的防眩目监测系统,显示屏采用透明基板的黑白液晶显示屏,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有选择地用不透光的图像区域自动跟踪强光源的位置,移动并遮挡强光源,克服了现有装置难以完全彻底地消除眩目的不足,使驾驶员对强光源视而不见,为轻松驾驶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利的保障。
1. 系统工作原理
监测系统可对强光源进行自动遮挡,遮挡强光源的光通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2是透明基板的黑白液晶显示屏。当强光源1经过轴线5、6照射到人眼3、4时,程序输出两个圆形图案7、8正好处在光通道的轴线上,因为图形7、8的区域阻挡了光线的通过,因此不会有眩目现象产生。当强光源移动时,程序会自动根据强光源1的新坐标位置生成新的遮挡图形7、8,遮挡图形7、8不断移动,始终处在人的双眼3、4与强光源1的连线5、6上。这是一种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现的动态实时“日全蚀”效果,对每个要遮挡的目标,程序会自动产生两个图形配合左右两只眼睛的观察位置。
2. 系统硬件结构
监测系统的外观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由空心连接轴1、外壳2、摄像头9、DSP系统、透明基板的黑白液晶显示屏3以及调整按键(4、5、6、7、8)组成。空心连接轴用于固定检测装置并且电源线从其间穿过。
DSP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3所示,由CCD摄像机采集的对面实时图像数据送入DSP系统,在程序对图象中的强光源区域进行识别后,得到目标区域的二维坐标数据,在经过人工调整参数的修正后,生成新的图形显示所需参数,据此在液晶屏上适当的位置显示圆形图象正好遮挡住强光源到人眼的通路。
相关文章
- 2023-01-12基于DSP和CPLD的电机智能保护装置的设计
- 2024-06-05符合新标准的医疗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技术研究
- 2022-05-09负荷预估信号在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2022-06-22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TD-SCDMA系统应用研究
- 2024-05-22运用传播时间法的时差式超声流量计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