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液压控制阀 第三节 流量控制阀(2)
由式(5-47)结合可以发现, 相当于流量曲线上某点的切线与横坐标值夹角
的余切,即
(5-49)
结合和式(5-48)可得出以下结论:
阀的压差
相同,节流开口
小时,刚度大。
节流开口
一定时,前后压差
越小,刚度越低。所以节流阀只能在大于某一最低压差
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但提高 将引起压力损失增加。
减小
值,可提高刚度。因此目前使用的节流阀多采用
=0.5的薄壁小孔式节流口。
当节流口为细长孔时,油温越高,液体动力粘度
越小,节流系数
越大,阀的刚度就越小,流量的增量越大。当采用
=0.5的薄壁小孔式节流口时,油温的变化对流量稳定性没有影响。
4、节流口堵塞及最小稳定流量
节流阀在小开口下工作时,特别是进出口压差较大时,虽然不改变油温和阀的压差,但流量会出现时大时小的脉动现象,开口越小,脉动现象越严重,甚至在阀口没有完全关闭时就完全断流。这种现象称为节流口堵塞。
产生堵塞的主要原因是:①油液中的机械杂质或因氧化析出的胶质、沥青、炭渣等污物堆积在节流缝隙处;②由于油液老化或受到挤压后产生带电的极化分子,而节流缝隙的金属表面上存在电位差,故极化分子被吸附到缝隙表面,形成牢固的边界吸附层,吸附层的厚度一般为5~8
,因而影响了节流缝隙的大小。以上堆积、吸附物增长到一定厚度时,会被液流冲刷掉,随后又重新吸附在阀口上。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流量的脉动;③阀口压差较大时,因阀口温升高,液体受挤压的程度增强,金属表面也更易受摩擦作用而形成电位差,因此压差大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减轻堵塞现象的措施有:①选择水力半径大的薄刃节流口;②精密过滤并定期更换油液;③适当选择节流口前后的压差;④采用电位差较小的金属材料、选用抗氧化稳定性好的油液、减小节流口的表面粗糙度等,都有助于缓解堵塞的产生。
针形及偏心槽式节流口因节流通道长,水力半径较小,故其最小稳定流量在80 以上。薄刃节流口的最小稳定流量为20~30
。特殊设计的微量节流阀能在压差0.3Mpa下达到5
的最小稳定流量。
相关文章
- 2018-11-05液压与气压传动教程 气动技术 第3章 空气的压缩与净化系统
- 2018-11-05液压与气压传动教程 气动技术 第1章 气动技术概述
- 2018-11-02工程材料网络课程 3 金属材料 3.2 铸铁
- 2018-11-05自动控制理论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7 控制系统的数值分析
- 2018-11-05自动控制理论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控制系统的分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