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气动热传递预测

作者: 蔡礼港 常秋英 杨超 李栋 来源:计算机仿真 日期: 2024-02-07 人气:169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气动热传递预测
高超声速飞行器与附近大气存在着强烈的压缩与摩擦作用,产生的热传递到飞行器表面,会导致表面材料发生变形甚至烧蚀。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阶段,需要准确预测飞行器气动热状况,采取相应防热措施,以保证飞行稳定性与安全性。针对某型号高超声速火箭弹,给出一种用于预测弹头热流密度的工程计算方法。为提高计算准确度,同时考虑了边界层内气体参数的变化与飞行攻角的影响,采用了参考焓法和等价锥法。计算中把弹头分为驻点、圆头和锥面区域三部分,分别采用对应的热流密度计算公式。算例验证表明,上述计算方法简捷有效,计算量小,可在飞行器概念设计与早期分析中使用。最后,将上述算法应用于某型号高超声速火箭弹弹头,计算得到飞行器在一定高度和速度飞行时的驻点和锥身热流密度,并给出不同攻角下弹头的热流密度分布状况,为飞行器...

微束分析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

作者: 胡莹 陈家光 纪红玲 刘俊亮 来源:中国计量 日期: 2024-01-24 人气:6
一、微束分析能力验证样品的基本要求 能力验证活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发放样品:其一是准备一组样品在实验室中传递;其二是为每个参加实验室准备一套样品。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样品制备方面只要保证一套样品均匀、稳定即可;缺点是相互传递耗时较长;由于一般能力验证活动都有一定的周期限制,各实验室开展实验的时间不够充裕。第二种样品发放方式的缺点在于不但要保证同一套样品的均匀、稳定,

电学量值传递新方法研究

作者: 刘勇 来源:仪表技术 日期: 2024-01-14 人气:5
电学量值传递新方法研究
本文介绍一种电学量值传递新方法,并论述了利用自动测试来维护这种量值传递方法的准确度、可靠性。这种量值传递方法以自校准仪器FLUKE5700A校准器、HP3458A万用表为基础,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传递环节少,准确度高的特点。

面导纳及其振动特性

作者: 戴珏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 日期: 2023-12-30 人气:5
面导纳及其振动特性
本文研究反映结构之间接触表面上能量传递情况的面导纳及其振动特性.讨论了均布力和均布速度激励状态下矩形面导纳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受接触面积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激励频率影响下的面导纳的动态特性及其与传统的点导纳的区别,提出了减少结构间接触面积上振动能量传递、提高隔振效果的有效方法.

高能激光能量计溯源问题研究

作者: 魏继锋 张凯 周山 关有光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 日期: 2022-05-27 人气:5
高能激光能量计溯源问题研究
由于高能激光能量计标定过程中没有标准的能量测量装置和标准的激光源,无法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标校。提出了一种利用现有小能量计从低到高逐级多次传递不确定度的方法,以及一种利用能量等效原理对激光能量计进行标校的方法。不确定度传递法方法简单,但环节较多导致不确定度较大。等效标定法包括电标法和光标法,电标法对设计要求较高,但求解过程相对简单。光标法工程实现难度要低得多,但必须事先对灯组余热及热损失进行测算。等效法的三个条件与误差大小关系紧密,在结构设计中必须严格考虑,它是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根本,其次要尽量减少不确定度传递的中间环节,最后需要对误差项进行科学分析和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项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补偿。

液压传动课程中提升学生“压力能”理解的教学设计

作者: 唐珊珊 韦朝坤 张小雪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日期: 2021-06-23 人气:116
液压传动课程中提升学生“压力能”理解的教学设计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压力能传递能量,有关压力能的理解,是授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压力能,本文设计一套有效的教学环节,使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例推导结论,学生在例题中理解结论的由来;合理布置练习和思考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液压系统中压力的传递。

微间隙密封应用于旋转机构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作者: 李健 何文晋 何力 张宇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0-01-21 人气:85
微间隙密封应用于旋转机构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对微间隙密封应用于旋转机构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我国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油的变革免费

作者: 李韶辉 刘伟艳 来源:石油商技 日期: 2019-06-29 人气:224
我国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油的变革
我国液压油的变革 我国液压油发展简史 我国液压油的发展是伴随着液压设备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各类精密机床.由于当时没有精密机床用油系列,所以许多机床都是以机械油或汽轮机油(抗氧型)为代用油,从而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液压系统结焦、阻塞、锈蚀、泡沫大、磨损严重和油品质量劣化等,严重影响了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加工精度.1964年,我国开展了精密机床液压油的研制工作.1966年,我国第一代普通液压油产品通过部级鉴定,并在各机械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