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PID算法在印刷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不干胶标签印刷机运动特点和控制精度要求,采用无轴同步传动替代传统机械传动结构,设计以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和触摸屏为硬件平台的印刷机控制系统。针对经典PID控制不能满足印刷机高精度套印的问题,提出带前馈补偿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模糊PID控制能够实时在线修正参数,同时用MATLAB仿真模糊PID控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模糊PID控制偏差更小、稳定性更好,当印刷速度达到18000张/h时,套印误差仍保持在0.05mm内,控制系统满足不干胶标签印刷机控制要求。
亚声叶型前缘形状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数值研究了四种亚声叶型前缘(平钝前缘,尖锐前缘,偏压力面前缘和偏吸力面前缘)形状偏差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偏差叶型的最小损失系数与原型相近,平钝前缘在叶根处的低损失攻角范围最小(降低了21.02%);偏压力面和偏吸力面前缘的角度范围与原型接近,但偏压力面前缘的负攻角范围减小,偏吸力面前缘的正攻角范围减小;尖锐前缘低损失攻角范围与原型相近。前缘形状偏差影响堵塞流量,偏压力面前缘堵塞流量降低最多(降低了0.80%);尖锐前缘和偏压力面前缘喘点压比与原型相近,平钝前缘和偏吸力面前缘喘点压比略低,各方案最高效率值相近;平钝前缘偏差对前缘马赫数分布影响最大,前缘形状偏差对进、出口相对气流角和叶片D因子影响不大。试验中应避免使用平钝前缘偏差叶型,或同一排叶片安装偏压力面与偏吸力面前缘偏差叶片。
误差 偏差 修正值
本文主要是通过实例说明对几个术语的理解,共三个部分、8例(除1例外都是温度方面的),内容以计量器具为重点、涉及:①术语的概念、定义的理解;偏差对于不同对象的适用性;②术语间的关系与区别,特别是误差与偏差。在特定条件下、二者在数值或绝对值上相等(但概念不同);③误差与偏差的应用,主要说明误差、偏差检定结果计算(简便的也是常用的)方法的依据。
量块等级对应关系及量块长度偏差分析
阐述量块“等”“级”的对应关系及量块长度偏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关系,说明量块检定规程在检定和量值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分光光度计透射比示值偏差的原因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化学物质定量分析的常用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国防等各个领域。为厂保证仪器测量数值的准确可靠,必须依据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然而在使用和检定过程中,常遇到仪器透射比示值发生偏差或检定结果有所不同。对此.笔者从以下二三个方面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JJG145-2007《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检定规程中问题的商榷
针对JJG145-2007《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检定规程中相对偏差计算公式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已知形面的研究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用DEAPPL程序语言自动测量已知形面,包括含法向矢量和无法向矢量的两种情况,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测量已知形面的过程.
核电厂气动辅助给水箱液位偏差原因分析与改进
核电厂气动辅助给水箱液位差压变送器反复出现与冗余液位传感器读数偏差大故障。对液位差压变送器的变送器历史数据、DCS信号传输线路、正负压侧管线、工艺系统状态进行排查。对液位差压变送器负压侧仪表管压强分析,判断偏差原因为负压侧回气管线存在液柱残留,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液位差压变送器的读数偏差。
某机组低压蒸汽室径向间隙偏差分析处理
汽轮机总装为厂内制造的最后环节,其中通流修配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提前排除现场装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现场工作量。
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参数对辊隙偏差影响
针对高压辊磨机工作时的动态辊隙偏差问题 ,根据振动原理和液压加载系统对辊隙的控制原理 ,建立了动态辊隙纠偏的数学模型 ,借助M 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 ,研究了两侧液压加载系统参数对辊隙偏差的影响规律 ,最后采用相似实验验证 ,为动态辊隙纠偏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辊隙偏差极大值随动辊两侧液阻取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液阻达到6 × 107 Ns/m5 之后 ,其减小程度不再明显 ;辊隙偏差的稳定值主要受到两侧系统压差和蓄能器工作容积差的影响 ,在原有的基础上 ,增加了非传动侧系统压力0.3MPa,或者增加了传动侧蓄能器工作容积0 .002 5 m3 ,动辊稳定后的偏转角度和辊隙偏差可得到有效纠正.相似实验表明实验数值与仿真数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