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飞轮储能式能量回收系统在挖掘机上应用探讨

作者: 李建松 黎少辉 卓自明 孙金海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5-03-10 人气:181
飞轮储能式能量回收系统在挖掘机上应用探讨
增设能量回收系统是提高工程机械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使用工况上论述了机械式能量回收系统在以液压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上应用的可行性。作为能量回收系统的核心元件,储能元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能量回收系统的性能。对比分析飞轮、蓄电池、超级电容和蓄能器的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飞轮特点之间的互补作用,得出了飞轮储能式能量回收系统适合用于挖掘机能量回收的结论。

新型蓄电池挖掘机设计及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作者: 柯坚 李波 张西川 叶夫义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19 人气:132
新型蓄电池挖掘机设计及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针对电动挖掘机动性差,电池容量衰减快导致电池续航能力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蓄电池挖掘机,完成了供电车及电缆自动收放装置的结构设计,提升整机机动性.分析了已有动力系统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电池放电特性的电池组容量匹配方法并给出SOC估算策略.该方法分析了放电倍率和放电深度对电池组容量估算的影响,通过不同倍率的放电试验建立其目标电池的Peukert放电模型,根据Peukert对实际工况下电池实际容量衰减进行补偿修正,提高匹配精度;最后,在20kW工况条件下进行300h循环试验,验证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轻型载货汽车锂离子起动电池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库国辉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4-12-31 人气:183
轻型载货汽车锂离子起动电池的可行性分析
起动电池为起动机提供动力,起动机用来启动发动机,从而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起动机的好坏取决于起动电池最大功率输出能力,而不同的环境下起动电池输出功率的大小会有所不同。为此,综合传统蓄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优缺点,以轻型载货汽车24 V/20 Ah锂离子起动电池为例,对可适应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锂离子起动电池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电性能验证。

液体密度测量的动态补偿

作者: 刘木成 来源:船电技术 日期: 2023-11-02 人气:2
液体密度测量的动态补偿
介绍了应变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这种传感器在摇摆动态条件下的误差产生原因以及减小这种误差的补偿方法,并以实测数据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基于键合图的车用蓄电池建模与仿真

作者: 廖连莹 王仲范 赵兴福 李新文 来源:汽车电器 日期: 2022-08-05 人气:143
基于键合图的车用蓄电池建模与仿真
按照键合图的规则,分别建立了蓄电池等效电路的键合图模型和冷却系统的键合图模型,然后将电系统和热系统耦合在一起,实现了蓄电池系统的键合图模型,最后建立了蓄电池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实现了动态仿真。

铅酸蓄电池维护与测试现状及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 张扬 王峰光 来源:电源技术应用 日期: 2022-05-06 人气:11
铅酸蓄电池维护与测试现状及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介绍了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并就容量测试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介绍了蓄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双向SPWM逆变整流蓄电池充放电维护装置

作者: 汪海宁 丁明 苏建徽 茆美琴 来源:电源技术应用 日期: 2022-04-26 人气:11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维护装置,该装置的主电路结构为电压型逆变器,采用双向SPWM逆变整流控制技术实现直流和交流电能的双向流动,从而实现蓄电池的并网充放电控制,其并网电流波形为正弦波,且功率因数可控,与常用的晶闸管充放电设备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和对电网污染小等优点。

一种自动抓取气动手指机构

作者: 刘云志 来源:蓄电池 日期: 2022-01-07 人气:163
一种自动抓取气动手指机构
在蓄电池生产中,针对蓄电池盖形状及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电池盖的自动抓取装置,该装置采用两对齿轮齿条进行相向安装,可以实现同时抓取多个元件或长条形物料的功能。

基于蓄电池盒盖翻转移位机构的设计

作者: 刘云志 曾慧仁 来源:科技视界 日期: 2022-01-07 人气:163
基于蓄电池盒盖翻转移位机构的设计
针对蓄电池盒盖在传送后进行组装时需要翻转的情况,设计了蓄电池盒盖翻转移位机构,该机构采用了无杆气缸和单杆气缸联合来控制行程,分别设置了左中右三个工作位置,交替对左右边物料进行移位及翻转,能在翻转同时进行移位,一方面便于蓄电池盒盖与盒体的安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

ND200型蓄电池自转向机动平车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 徐艳丽 来源:铁道建筑 日期: 2020-05-12 人气:123
ND200型蓄电池自转向机动平车的研究与设计
受京沈客运专线项目征地规划的影响,混凝土搅拌站至高铁轨道板生产车间的运输通道设计受限,最终采用了“呈十字交叉布置轨道”的设计方案,但该通道无法通行转弯半径较大的普通汽车或轨道运输车辆。为满足高铁轨道板生产过程中运输混凝土的需要和车间对空气清洁度的要求,须采用一种可以通过该通道的蓄电池机动平车给2个制板车间运输混凝土。本文介绍了一种蓄电池自转向机动平车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平车自转向动作灵活可靠,无需借助外部轨道车转向底盘,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轨道板生产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工作。
    共3页/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