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掠翼外挂系统非线性响应分析
在几何非线性项的影响下,机翼外挂系统响应较为复杂。为了研究几何非线性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以后掠翼为模型,建立了后掠翼外挂系统的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求解了后掠翼振型函数,并利用伽辽金法对系统方程进行了离散得到了系统矩阵方程;利用MATLAB对系统方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速度范围的翼尖扭转分叉图,结合典型速度下翼尖扭转的相图与庞加莱截面图研究了非线性项对后掠翼外挂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速度大于颤振临界速度后,系统会经历极限环振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
基于悬架匹配的越野卡丁车的整体优化设计
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创新地将悬架系统装配在越野卡丁车上,以轻量化为目标,设计了车架及车身,并且分析了车架轻量化前后的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图与位移图;利用焊接和3D打印技术对车架和操控系统的机构进行了制作、安装与调试。最后对加工方法与安装调试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性能测试后,发现整车的动力性能及操控性能有所提升。该悬架系统的设计、匹配及制作过程为改进低速电动车(旅游观光车)的舒适性设计提供了参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机翼气动弹性的研究综述
机翼的气动弹性直接关系着飞行的安全与稳定,有关气动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十分重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国内外机翼气动弹性的研究工作从结构模型、气动力模型、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评述,特别是关于机翼颤振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分析机翼气动弹性可能的发展方向和一种新思路。
固溶和时效对压铸AZ91HP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理论分析并模拟验证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存在最优压力这一结论。通过循环模拟,得到选定工况下对应不 同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的最优压力值,将其模拟值与现有关联式计算所得最优压力值进行对比,并对其所得误差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准确度较高的最优压力关 联式,从而为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最优压力控制优化提供参考。
液氮低温外科治疗机的设计与开发
介绍了液氮低温外科治疗机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开发。阐述了液氮低温外科治疗机的3个关键部件,以及系统工作3个主要功能模块,加热自增压模块、采集转换模块和复温模块,并分别介绍了各自设计原则及其实现的功能。软件开发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显示控制界面由组态软件编写,体现人性化设计。经4%明胶溶液测试表明,该设备性能优越,满足外科手术要求。
采用仿鲤科鱼C型启动构型叶片的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研究
受鲤科鱼类C型启动逃逸反应时高效率游动姿态及其周围涡流特征的启发,进行叶片仿生设计,以提升多翼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首先,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获取了鲤科鱼C型启动姿态时鱼体中心线方程和水平剖面轮廓线方程,以C型启动时鱼体中弧线为基准,设计了仿生等厚叶片。其次,通过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得到了具有最佳进口安装角的仿生等厚叶片(O-BETB),采用O-BETB的多翼离心风机的风量增加了6.8%,噪声下降了0.5 dB(A)。最后,将仿生重构的鱼体流线型轮廓与O-BETB相耦合,得到仿生耦合叶片(CBB),以进一步提高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CBB时,多翼离心风机的风量增大了8.3%,噪声下降了1.1 dB(A)。基于流场分析,发现具有仿生中弧线和鱼体轮廓特征的耦合叶片在前缘进口角及叶片型线具有更好的引流导向作用,叶间流道的低速分离旋...
多翼离心风机双圆弧叶片的参数优化设计及气动性能分析
为改善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结合双圆弧叶片具有较高流道设计自由度的特点,本文以性能较优的单圆弧叶片多翼离心风机为基础,通过CFD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圆弧叶片进行全参数匹配优化设计。以0 Pa静压工况下风机风量为优化目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双圆弧叶片的进口角、出口角、内外径比、拱点圆直径以及中心角进行参数方案设计,获得了46组样本空间。通过对设计参数和样本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了双圆弧叶片参数与风量的函数关系及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进口角和出口角在所有主效应中对风量的影响灵敏度最高,而进口角-出口角以及内外径比-中心角在所有交互效应中对风量的影响灵敏度最高。通过CFD和FW-H声类比方法对风机的气动性能和声场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风机的风量较原型风机增加了...
乙二醇装置碳酸盐泵P-202密封的改进措施
针对碳酸盐泵P-202经常出现机械密封泄漏现象进行分析,从改善密封冲洗和密封O圈材质入手,在对工艺介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密封冲洗进行了改造,解决了碳酸盐泵机械密封泄漏频繁的问题。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节约了检维修费用,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基于AMESim的海水淡化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运行性能分析
为满足中小型海水淡化系统节能降耗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并基于AMESim仿真分析软件构建了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的液压仿真模型及与之配套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流体计算模型,对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在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耦合运行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装置高压进流压力为6.0 MPa,设计处理量为18 m^(3)·h^(-1)及斜盘转速735 r·min^(-1)条件下,装置中增、泄压流体均表现出较好的流动稳定性,增、泄压流体的流量脉动率最大为1.48%,压力脉动率最大为2.71%。在10~25 m^(3)·h^(-1)范围内,随处理量增加,流量及压力的最大脉动率只比设计处理量时增加了0.1%左右,说明装置具有良好的容量灵活性,且综合能量回收效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斜盘柱塞式能量回收装置良好的流量操作弹性和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为中小型海水淡化系统...
细金属丝精确定长进丝和剪切系统设计
研制了细金属丝精确定长进丝和剪切系统,介绍了张力控制和定长剪切的实现方法,对相关机械机构进行了说明。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证明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
共1页/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