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amard变换光谱成像仪光谱复原矩阵修正算法
提出了基于数字微镜阵列(DMD)的Hadamard变换光谱成像仪编码模板的修正算法。 利用原理样机获得了目标的光谱数据立方体,在分析 DMD 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 Hadamard 变换光谱复原矩阵修正算法,用于修正 DMD 狭缝及像元尺寸与 DMD 尺寸不匹配对相关区域光谱数据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修正算法提高了光谱图像的成像质量,同时保证了受影响区域复原光谱与未受影响区域复原光谱相似度达到 98.88%以上。
高体份SiC/Al反射镜在空间光学应用可行性的分析
简述了空间遥感器设计中反射镜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及影响。 对SiC和SiC/Al复合材料与常用光学材料的空间应用综合品质因子进行了比较,SiC 材料的综合品质因子为 8 072.92, 高体分 SiC/Al复合材料的综合品质因子为 1 687.50。 并对高体分 SiC/Al 复合材料应用在反射镜上的光学性能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得出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能够达到 1.49 nm,小于 5 nm;反射率达到 95%以上,能够满足反射镜的性能要求。 对采用高体分 SiC/Al 复合材料作为反射镜和背板材料的相机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得出整体结构前三阶模态为 115 Hz,120 Hz,203 Hz, 满足空间遥感器大于 100 Hz 的技术要求,各反射镜的面形精度满足 RMS≤1/50 λ(λ=632.8 nm)的技术要求。 各项测试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高体份 SiC/Al 复合材料作为反射镜在空间光学中应用是可行的。
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气泡泵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
应用两相流分相模型理论,对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气泡泵在绝热弹状流工况下的工作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气泡泵的理论模型。并以饱和水为工质,对气泡泵的稳态工作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分析结果表明,气泡泵提升管的两相流流型与气体流量及沉浸比有关;随着气体流量或沉浸比的增加,提升管中两相流流型将发生改变,从而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曲线逐渐偏离;流型的改变只是使液体提升量随气体流量增加的增速减缓,对液体提升量并无抑制作用。分析结果对气泡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对单压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透平膨胀制冷机热力性能实验研究
在增压透平膨胀制冷系统中采用了新型气浮轴承支承结构,并通过系统性能实验对该设备的热力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制冷机转速从40000 r/min提高到60000 r/min,制冷性能提高较大,工质流量提高了一倍,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出入口温差提高了一倍多,而功率却提高了近5倍。该实验结果可为增压透平膨胀机制冷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液控单向阀开启过程力学特性分析
为了改善大流量液控单向阀在反向开启时的性能,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在液控单向阀阀芯启闭过程中,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阀芯首端,阀芯的最大等效应力值随着开口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
基于生命周期和模块化相结合的液压缸节能设计
为了量化分析液压缸的节能设计,以其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为研究对象,将生命周期和模块化分析相结合,根据可拓学原理构建液压缸拓扑结构,提出了节能设计元的概念,综合考虑其成本、环境、效率3项指标,逐级进行节能设计元的分析和评价,得出最优的节能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价各级节能设计元的综合指标,并有效地控制其能源消耗。最后以某型号液压缸零部件加工阶段中结构模块的缸筒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基于AT89C51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根据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很难用单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相对准确的温度信息。使用DSl8820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设计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利用AT89S51单片机读取DSl8820内部的温度值,通过1602液晶显示器直观的显示温度值,设计了一套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滚子分布方式对球面滚子轴承服役性能的影响
针对单纯考虑径向载荷难以综合评估滚子分布方式对球面滚子轴承服役性能影响的问题,以球面滚子轴承的滚子分布方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能够表征滚子分布方式、自调心工况、转子挠曲以及外部载荷影响的数学模型。同时,编写程序对不同滚子分布方式,轴向、径向载荷以及自调心作用联合工况下的球面滚子轴承服役性能进行研究,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解释了滚子分布对内圈振动的影响规律,归纳调心工况下特征频率的表达式,指出不同分布方式的滚子在联合工况影响下的载荷分布情况。另外,设计了能够在实验室单一环境下实现调心工况的自调心轴承座,选取两种不同滚子分布形式的22215型球面滚子轴承进行试验,并对理论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交错式滚子分布方式适用于径向载荷较大且调心作用明显的场合;平行式滚子分布方式适用于轴向冲击...
溶液浓度对纳米通道中电流调制的影响
在Possion-Boltzman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DNA通过圆柱形固态纳米孔的模型,对孔内电势、离子浓度等物理量进行描述,计算离子电流,并且分析溶液浓度对离子电流变化的影响:当溶液浓度取值较大时,DNA分子的通过会使离子电流变小;反之,当取值较小、时,离子电流则会增大。
毛细管空调与传统空调的空气调节性能的对比试验
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节能减排实验室为背景,对毛细管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进行制冷及除湿性能对比实验。监测室内温湿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在人体主要活动范围内温度平均在25.5-27.3℃,相对湿度在56.8%-65.0%;对比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传统空调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温度在25.0—26.3℃之间,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升高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各测点的温度分布不均。这种温度分布使得人体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各测点相对湿度波动较明显,但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相对湿度值相差在5%以内,较毛细管辐射空调供冷相对湿度区间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