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缸试验过程梯形螺母咬死的解决方案
电动缸是把伺服电机与传动丝杠设计成为一体的模块产品,可以实现平移、旋转、压紧等运动。在产品出厂前需求完成行程范围测试、承载能力测试、传动精度测试及磨合试验等多个测试项目。实际在测试中经常出现活塞杆运行超出行程范围,造成梯形螺母与端盖或轴承衬套咬死的情况。该文通过分析电动缸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防止梯形螺母咬死的解决方案,改进了行程限位相关结构,搭建了专用加载试验台,通过样机试验验证,方法可靠,满足电动缸功能性能试验要求。
带非金属密封件的活塞杆焊接工艺研究
针对一种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活塞杆零件,由于其体积小、高负载的特殊工况,通过一体式焊接结构提升活塞杆力学性能,所以要求在活塞杆焊接前,就需要把橡胶密封圈等非金属组件安装完毕,最后一步完成焊接工序。焊接工序采用氩弧焊工艺完成,焊接过程中的热量从焊缝处向外扩散,热量到达密封圈位置,当温度超过密封圈允许的最高温度后,会导致密封件失效。基于SE建模及仿真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一体式焊接结构的活塞杆焊接工艺方法的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导热结构下的活塞杆轴向热传导的温差,获得活塞杆表面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温度变化规律。
一种转向随动器承载可靠性试验方法
转向随动器用于传递转向器的输出力矩,控制多轴转向底盘第二转向桥及其他转向桥转向,并提供助力。转向随动器是公司的重点产品,在运输型底盘上大量应用,随着承载要求的提高,对于新研发的重载型产品,需要进行承载能力的可靠性试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该文通过对转向随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设计了一种承载能力可靠性试验方法,利用液压系统控制转向随动器输出力,利用第二件转向随动器被动加载,通过程序监测液压系统的压力及被动加载压力,满足了新产品的可靠性测试需求。
油气弹簧试验工序的AGV流转方案
油气弹簧用于车辆底盘,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保持车体在崎岖路面行驶的平稳性。油气弹簧是公司的重点产品,在运输型底盘上大量应用,由于其重量较大,搬运困难,工序较多,工艺路线复杂,流转过程耗费的人工成本高。对于批量化生产的现状,建设自动化流转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油气弹簧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过程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AGV的流转方案,利用助力臂实现产品的快速抓取、放置,利用AGV实现产品在不同工位上的流转,既满足了生产要求,提高流转效率,又节约了人工成本。
国产化阀件集成测试方案及改进
特种车底盘的液压转向技术已逐渐成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实现自主可控,2021年研发的电液转向系统使用的进口阀件要求全面进行国产化替代。阀件种类多,涉及电磁阀、平衡阀、节流阀等常规阀件,同时为优化系统结构还研制了液控切换阀、流量指示阀等特种阀件。按GJB 4527-2002《军用越野汽车设计定型试验规程》的规定,国产化阀件需要满足10万次可靠性测试。通过分析主要阀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国产化阀件的集成测试方案并进行,节省试验资源并大幅降低研发周期。
液控单向阀长待机可靠性试验液压系统设计
为满足无人值守工况下系统长待机、快速响应的工作需求,对其液压回路内设置的液控单向阀在长期待机工况下的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满足此要求,设计一个用于验证液控单向阀长待机状态下可靠性的液压系统,并搭建相应的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在短期保压、长期保压2种模式下对液控单向阀的保压性能、长待机后开启的可靠性进行试验验证,获得了液控单向阀的可靠性能力及长待机状态下的技术状态变化情况,为该阀后续开展可靠性提升改进提供了
PF/CNTs-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载流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以酚醛树脂(PF)、碳纳米管(CNTs)和泡沫铜(Cu)为原料,在反应釜内经无压浸渗和加压固化技术,制得一种新型PF/CNTs-Cu复合材料.在CSM摩擦磨损仪上,对不同CNTs含量的PF/CNTs-Cu复合材料进行了载流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未经CNTs改性的PF/Cu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最大,摩擦表面存在大量的犁沟痕迹,表现为典型的磨粒磨损.经CNTs改性后的PF/CNTs-Cu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当CNTs质量分数在0.25%-1.0%范围内时,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逐渐减小,并在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小值.摩擦磨损机制则由最初的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黏着磨损.当CNTs达到1.5%时,由于CNTs的团聚作用,导致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急剧下降,摩擦磨损机制转变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共同作用形式.
溢流阀渗油问题技术分析
溢流阀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元件,它是一种液压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通常溢流阀的T口直接通回油管路,不能承受压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种T口可以承受一定压力的通气型溢流阀,可以满足特殊的工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这种溢流阀出现了多次渗油情况,该文对渗油原因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蓄能器皮囊开裂故障技术分析及对策
该文针对某悬架液压系统中的皮囊式蓄能器皮囊开裂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底事件进行分析排查,给出了引起蓄能器气压不足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蓄能器常见的故障模式,分析了压缩比、安装方式、透气特性及维护等关键要素对蓄能器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选型和维护对策。
离心通风机叶轮的有限元建模与应力分析
为了得到结构合理、安全性高的叶轮,分别采用传统手工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计算2种方法,对9-19-10D 型通风机叶轮进行应力计算分析,总结出一种选用板壳单元并利用约束方程将叶片和盘的边界节点进行耦合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应力计算分析后可以进一步对已有叶轮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可以得到直观的应力分布,便于找到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优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