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站仪的天文观测与DGPS组合测量方法研究
众所周知,全站仪提供高精度基线测量,包括基线长度、相对方位角和高度角测量,高精度地测量目标点的相对位置,在工程施工测量中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以海上工程施工为例,导管架(采油平台)的初装要根据潮流向、风向等标定其基准方位(结构北),以确保作业船停靠及生产的安全。但由于其结构北经常采 用不同的方位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不能满足钻井平台与其高精度对接的技术要求。同样,其位置(大地坐标或投影坐标)的测量是由精度不同 的 DGPS 设备在不同点位上测量得到的。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导管架位置和基准方位(结构北)进行复测和校核。
当导管架安装组块后,其位置基准点和方位基准线往往被组块遮掩,造成电罗经等方位测量设备无法安装,DGPS 接收机的卫星接收信号受阻严重。因此,不能用电罗经和 DGPS 直接安装在基准线和点上进行基准方位和位置测量,需要根据实际作业要求和作业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确保测量精度达到作业要求。
本文利用全站仪提供的高精度基线测量,结合天文方位和大地测量原理,完成恶劣环境下目标的基准方位和位置测量。可应用于钻井平台与导管架对接等 海洋工程中的导管架方位及位置复测,精度完全满足对接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将解算公式固化到全站仪解算模块中,将拓展全站仪的测量功能,使其具有基准 方位测量和引点位置测量功能。
1 天文方位测量原理
基准线的大地方位角,就是以测站为顶点,由测站的子午面与通过地面目标垂直面之间的夹角,由正北起算按顺时针方向标定的。
如图 1 所示,为了标定基准线 AB 的大地方位角 Aab,可以在 A 点安装经纬仪,用天文观测方位测定天体 S 的方位角∠AZ,并同时测量天体 S 与目标点 B 之间的水平角∠HR,则基准线 AB 的大地方位角为:Aab=∠AZ+∠HR。若能测定天体 S 的方位角∠AZ,则很容易得出基准线 AB 的大地方位角Aab。
1.1 时角法
图 2 中已知测站纬度φ,由观测瞬间的时刻所确定的天体时角∠LHA 及在天文年历中查得天体的赤纬 DEC,即可通过解算定位ΔPZS 来计算天体的方位角∠AZ。
在定位ΔPZS 中:Z 为天体方位角测站 A 的天顶,H 为天体 S 顶距,PA 为星位角。
∠LHA 为天体的地方时角,DEC 为天体的赤纬,φ为测站纬度,∠AZ 为天体的方位角。归化∠AZ,见表 1:
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是时角法的特例,是方位角测定中较理想的方法,但其使用受天气、测站背景光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
相关文章
- 2022-05-31如何为轨道交通和混合动力车选择合适的IGBT模块
- 2023-07-18变配电监控系统在上海某医院病房新建工程中的应用
- 2023-04-19大口径凸非球面反射镜的拼接检测算法研究
- 2024-02-27球墨铸铁铸造质量的无损检测综合评价方法
- 2022-07-06无线动物识别和跟踪管理系统的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