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缸运行可靠性的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遇到的问题及故障处理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缸提高运行可靠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并制订了相应设备维护管理对策及预控措施,以保证风机更安全的运行。
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引风机的节能改造
介绍了镇海炼化分公司原化工部(现为公用工程部)Ⅲ电站3#CFB锅炉引风机的改造。通过计算分析,说明风机增设液力耦合器后节能效果显著,为今后锅炉风机的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电厂冷一次风机配用液力偶合器的讨论
进气蜗室对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气动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本文采用CFD方法对某中等流量系数离心压缩机模型级转子气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进气蜗室与离心压缩机模型级的全通道连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进气蜗室出口气流不均匀性对转子径向力和轴向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轴向均匀进气相比,设计工况下进气蜗室出口气流的不均匀性使得转子产生了明显的径向气动力,但对轴向推力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冻结转子交界面进行定常计算时,叶轮不同相位角下计算得到的径向力和轴向推力均变化不大。非设计工况下,转子径向力略有增大,且力的方向发生变化。另外,本文通过在叶轮进口设置导叶,在保证模型级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叶轮进口气流的均匀性,从而大幅度降低转子径向气动力,但进口导叶并不会对轴向推力产生明显影响。
气冷透平端区射流与主流的交互作用研究
为了研究透平流道内端壁气膜冷却射流与主流二次流结构的交互作用,本文采用了RANS的数值方法,湍流模型选用SST模型,对端壁区域近吸力面典型位置处的冷气出流情况进行研究。数值分析发现,近吸力面侧出口射流在与端部涡结构的交互作用下,其冷却能力的损失反而减缓,射流能够在其下游端壁区域形成良好的冷气覆盖;在气动效率方面,射流对主流边界层的扰动使得损失的核心区增大,而横流强度则随着射流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削弱的趋势。
大型乙烯压缩机推力盘液压拆装力学分析与优化
从大型乙烯压缩机推力盘拆卸困难案例出发,针对原始结构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初步判别问题发生原因为油槽大、小径侧轴孔涨开油压比过大,导致油压无法向两侧同时传递。并以此确定新结构设计的优化方向,即保障安装油压不升高的前提下,满足油槽大小径侧轴孔涨开油压比为1,并同时开展推力承载能力核算。最后通过现场的产品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合多台产品的解决案例反馈,进一步说明该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液压拉伸螺栓有效拉伸系数研究
液压拉伸器被广泛应用于轴流压缩机转子螺栓的预紧安装。受螺纹变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螺栓的有效预紧力会小于初始预紧力。有效预紧力与初始预紧力的比值,即有效拉伸系数,是确定液压拉伸器安装油压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轴流压缩机转子液压拉伸螺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对其有效拉伸系数进行计算,并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了有限元方法的准确度。此外,提出了几种提高预紧力系数的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方法证明,在不变更螺栓公称直径及法兰厚度前提下,采用双头螺柱贯穿式螺栓、减小通孔直径、缩小拉伸器支脚与螺母间隙,可将有效拉伸系数提升约19.5%。
基于EEMD的重燃压气机液压IGV系统内泄漏诊断
重型燃气轮机中轴流压气机的进口导叶(IGV)系统中,液压油缸在变化的运动位移和负载条件下工作.液压油缸的内泄漏故障会导致IGV系统累积偏差超过限度,引发燃气发电机组跳闸.针对此故障,根据液压油缸一侧油腔的压力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希尔伯特变换(HT)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先将压力信号通过EEMD方法分解成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应用HT方法对第一个IMF分量进行变换,获得瞬时幅值,最后得到瞬时幅值的绝对均值.通过IGV模拟实验台的实验证明,提出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液压油缸有无内泄漏发生,以及泄漏的程度.
轴流压缩机组液压盘车装置
机组每次启动前必须进行盘车,确认汽轮机和轴流压缩机内部有无异常声音,机组同轴度是否达到要求,轴承及密封的装配是否得当等。
运用液压技术改进大型通风机轴承润滑的方法
针对大型通风机轴承因启动时润滑不良而造成磨损及损坏的实际问题,指出了采用液压技术改进轴承润滑的方法。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原理与实用效果,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