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590/DP780高强钢管液压成形的性能
为对生产进行指导,研究了DP590/DP780高强钢焊管在液压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管材周向的横截面以确定基体的组织,通过VMHT30M显微硬度计确定管材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大小,以便研究液压成形破裂行为;采用液压成形试验机对两种管件进行液压成形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管材在胀形过程中的破裂压力比理论计算公式得到的破裂压力大,破裂位置全部位于靠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母材区域;随着管径的增大和长径比的增大,管材的极限膨胀率呈现下降趋势;在自由胀形过程中,管材的焊缝区域基本上不发生减薄,最小壁厚位于管材的热影响区和基体的过渡区域,并且壁厚的减薄率在胀形最高点所在截面最大,越靠近管材夹持区,壁厚的减薄率越小.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管材液压成形实验是准确获得管材力学性能参数的途径;提高焊接质量有助于控制失效...
操作状态下板式塔自振频率的影响因素
操作状态下的板式塔发生自振时,板上操作介质产生额外偏心惯性力矩,影响塔体的自振频率。通过对偏心惯性力矩的分析,得到了操作状态下板式塔自振频率的影响因素。对四个板式塔的计算表明,塔板直径大的板式塔应该考虑偏心惯性力矩。直径为2.4m的板式塔,塔板直径增加一倍,塔体一阶自振频率也相应增加一倍。板上介质液面高度增加,塔体自振频率增大。液面高度增加一倍,四个板式塔的一阶和八阶自振频率最大增加分别13.2%和16.2%。板上介质密度增加使塔体的各阶自振频率减小,长径比为13.5的板式塔,介质密度增加一倍,塔体自振频率减小50%。对结构相同的板式塔,操作介质密度对高阶自振频率的影响大于低阶自振频率。
钢纤维掺量及长径比对无筋管片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提高钢纤维无筋盾构混凝土管片的力学性能,研究了钢纤维掺量(30 kg/m3、40 kg/m3、50 kg/m3)和长径比(0.8、0.7、0.6)对管片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掺量范围内,管片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均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无筋盾构管片用C50混凝土的钢纤维推荐掺量为30~40 kg/m3,推荐长径比为0.8。
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长度PVA纤维的掺入对高强度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在0.08%~0.1%的体积掺量范围内效果最佳,能有效提高抗折强度,且长径比越小,效果越明显。长度为6mm,掺量为0.08%~0.1%的PVA纤维混凝土,7d抗压强度比基准混凝土降低5.22%,抗折强度提高14.28%,静弹性模量提高6.63%;28d抗压强度降低3.03%,抗折强度提高21.67%,静弹性模量降低4.52%。
端盖对压电换能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
针对市场现有工业用换能器使用前后端盖同种材料的现象,设计并对比了三种不同材料前端盖换能器性的能参数,得出其最优组合。使用解析法分析了后端盖为重金属,前端盖取三种不同金属材料时压电换能器的尺寸;画出等效电路图详细分析了不同材料下前端盖长径比递增时,前后振速比与品质因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后端盖为45钢的情况下,同长径比换能器的前后振速比关系为304不锈钢最小,45钢中等,7075Al最大;换能器的品质因数在辐射面尺寸附近小范围内的整体变化趋势呈正态分布;最后对不同端盖材料的换能器进行参数测量并得出最优尺寸。
长筒体类零件的深孔加工研究
在航空产品的加工中经常会遇到长筒体类零件,这类零件都有很深的内孔,一般的加工方法很难保证要求,甚至无法进行加工。通过研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深孔加工方法,采用浮动式镗刀,利用木导向块定位等技术来进行加工,解决了深孔加工中镗刀杆刚性不足,振动和让刀现象非常严重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文中通过对该零件的具体加工,提供了一种深孔的加工方法。
基于CFD的大流量喷嘴喷射性能研究
目前应用于大型油罐油泥搅拌最安全、最有效的搅拌系统是旋转射流搅拌系统(RJM),其中大流量喷嘴的性能决定了搅拌器的工作效率,是搅拌系统研发的关键和难点。针对以原油为工作介质的大流量喷嘴,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喷嘴内部及外部的流场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了喷嘴结构参数(收缩角、长径比、直径)及工艺参数(粘度、进口速度)对其射流性能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上,为选择合理的喷嘴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长径比对气动管道流量特性的影响
该文对气动系统中常用的几种不同长径比(L/D)的配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ISO气动元件流量特性改良式较原ISO6358标准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它既能反应元件阻力系数的大小(临界压比b值),又能反应阻力系数随流速的变化(n值).随着配管的长径比的增加,临界压比b值减小,n值增大,并通过引入新的可压缩平均阻力系数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
薄壁长筒缸体加工实践
为提高某产品用液压缸缸体的密封性能,消除缸体在恶劣环境下泄露的可能性,在其制造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缸体变形、缸体表面质量精度等诸多因素。图1即为加工的液压缸缸体。此缸体为长筒薄壁零件,长径比
气管道流量特性参数的分析研究(二)
在本刊2004年第4期刊登的文章"气管道流量特性参数的分析研究(一)"中,给出了气管道流量特性的扩展表示式,并运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流量特性参数临界压力比b.同时,通过试验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气管道不同的长度,所求解得到的b、C和n都是不同的,因此该文研究了这3个参数与气管道长径比(气管长度与直径的比值)间的数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