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研究

作者: 孙永厚 王萌 刘夫云 尹帅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4 人气:163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研究
针对车辆安全跟驰行驶问题,利用三种常用车辆跟驰行驶安全距离,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安全距离进行拟合,得到一种改进的安全距离;根据两车之间的相对速度、安全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差值,基于模糊推理理论,建立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器;针对隶属函数由专家经验选取的局限性,采用遗传算法对隶属函数进行优化,得到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最后,分别对前导车匀速和匀减速两种工况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器提高车辆跟驰行驶的平稳性。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力线巡检无人机安全距离研究

作者: 王兆辉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日期: 2025-01-26 人气:59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力线巡检无人机安全距离研究
针对电力线巡检中的安全距离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力巡线无人机安全距离确认的算法,将数据应用到无人机安全距离确认过程,以提升其安全距离确认效率。考虑到无人机机载嵌入板的算力冗余,该算法使用7层神经网络模块进行数据融合,在传统逻辑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功能,提升了无人机避障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程度缩小了传统算法下无人机安全距离保护区的范围,使无人机安全距离平均缩小3.5 m,缩小比例为9.8%,为无人机作业空间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

多算法融合控制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仿真研究

作者: 王维强 钱慈航 严运兵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1-20 人气:50
多算法融合控制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仿真研究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实现避免碰撞或降低碰撞程度,在分析TTC和Mazda避撞算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车间运动信息,提出一种优化的TTC和Mazda算法融合的安全逻辑判断算法。通过评估当下道路的碰撞危险程度,并考虑驾驶人因素,设计了一种智能化分级预警/制动控制策略。设计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下层控制器,实现了对车辆期望加速度的准确控制。运用总体仿真模型对Euro-NCAP规定的AEB测试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所设计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具有适应性强、功能安全性好的特点。

液压劈裂法在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吴世华 秦强 来源:云南水力发电 日期: 2024-12-13 人气:85
液压劈裂法在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3号检修交通隧洞洞口临近南光高速公路桥梁,无法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隧洞爆破开挖的难题,采用劈裂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先逐步对掏槽孔及掏槽孔下方劈裂棒施加压力,直至将岩石压裂破碎,待围岩破碎后取出劈裂棒,采用挖机清除已破碎岩石,形成临空面后再对掏槽孔上部劈裂棒逐层施加压力,直至将岩石压碎脱落,最后对周边孔劈裂棒施加压力,步骤与掏槽孔破碎开挖相同。劈裂完成后撤离劈裂设备,采用破碎锤对开挖轮廓线进行休整、施工初期支护。

如何避免防转销顶触静环

作者: 孙卫江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日期: 2023-05-30 人气:107
如何避免防转销顶触静环
在安装、检修、更换机械密封静环时,为了避免防转销顶触静环,通常的做法是在静环防转槽底部与防转销留有1-2mm的间隙.在密封腔内压力较低(如〈 0.5MPa) 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在密封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就存在防转销顶触静环的危险.尤其当静环材料为碳化硅时,其韧度低、脆性大的特性有可能导致静环断裂.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给出了静环槽底安全距离Lmax, 以供在密封检修时参考.

快速液压夯实工艺施工振动对监测仪器及临近建筑物影响

作者: 徐继文 黄志文 李书瑭 来源:中国港湾建设 日期: 2021-10-11 人气:114
快速液压夯实工艺施工振动对监测仪器及临近建筑物影响
快速液压夯实工艺常用于道路路基、箱涵及管线周边的回填土补强施工,用于大范围回填施工的密实处理的案例较少。目前行业内对其振动影响的情况分析及研究较少,缺乏类似的数据及试验案例。文章以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项目为例,通过现场试验,获取了该工艺的施工振动参数,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在夯击能不大于84 kJ,施工间距不少于1.25 m的条件下,对常规的监测仪器(分层沉降仪、GPS)不存在影响,对临时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约为15 m。

一种汽车防撞液压伺服系统研究

作者: 李湘闽 张慧兰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9-09-27 人气:220
一种汽车防撞液压伺服系统研究
主要阐述汽车防碰撞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当运行前方的障碍物对汽车构成危险时,该系统能够自动采取制动措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增强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