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楔高精度角度发生器设计
从折射定理出发,给出旋转双光楔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可旋转双光楔角度发生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光楔对光线的偏折来实现对一定视场任意角位置光线的获得.设计了能够提供满足10°圆视场的高精度角度发生系统.
利用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微型测边网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特殊的工程要求布设小范围的控制网,并要求有亚毫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激光跟踪仪是一种新兴的工业测量仪器,具有极高的距离测量精度。文中提出了利用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微型测边网的方法,并进行了测量实验,分析了测量结果,对高精度微型控制网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液压支架初撑力控制系统的研究
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调整采用人工调整的方式存在调整精度差、耗时长、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液压支架初撑力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工作油缸液压压力调整为基础,通过电磁控制阀对液压支架初撑力进行调整。在1506综采工作面现场应用后,该系统可在10 s内即完成初撑力调整,且初撑力最大变化量在0.3 MPa以内,取得较为显著的应用成效。
大惯量高频启停液压回转机构节能驱动技术综述
在许多机械装备中,大惯量高频启停回转机构中存在能量损耗大、资源利用率低及启制动性能差等问题,为此,对回收大惯量高频启停回转机构制动能量的节能驱动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传统液压驱动回转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造成能量浪费的原因;然后,从液压式储能、电力式储能、电液式储能和机械式储能出发,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大惯量高频启停回转机构节能驱动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总结了这4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节能系统中,通过增加相关储能元件来实现能量回收的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元件本身存在能量消耗、增加的元件会增加系统复杂度、储能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也存在能量损失),因此,减小节能驱动系统中增加的元件数量、改进并提升元件性能、完善不同元件之间的匹配性是节能驱动技术的重点及难点;...
优化拟静力学模型的主轴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借鉴Jones的球轴承拟静力学研究方法,耦合球滚动体与滚道间的润滑油的影响因素、保持架与球滚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保持架与引导套圈之间的动压润滑作用,建立了优化拟静力学分析模型。与Jones的拟静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显示,所建立的拟静力学模型准确可行。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优化拟静力学模型,针对不同工况,对球与滚道间的油膜状况、保持架的受力等轴承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对球与内、外套圈的油膜厚度的影响大于载荷的影响;在转速从小到大变化时,保持架与球之间的法向载荷、流体动压油膜对保持架的作用力出现由从大到小,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当轴向载荷增大时,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空冷辅助车削钛合金端面的工艺参数优化
以TC4钛合金棒料为试验对象,以数控车床作为试验平台,对空冷辅助车削钛合金端面的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等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量以及工件表面硬度等工艺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使多工艺目标转化为单一考察指标,得到了最佳的工艺优化组合方案,并提高了试验效率。研究结果证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有效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减少刀具磨损,使工件硬度更符合切削要求。
一种细长棒状料自动排布装置设计
针对柔性导向三维织造技术中细长导向棒排布困难、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细长棒状料自动化排布装置,该装置由给料系统和排布系统组成,介绍其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和控制方案,其中给料系统采用辊子卷动棒状料下落实现了间隔式给料,排布系统通过更换前端实现了两种排布方法的切换。该装置结构新颖,通用性强,降低了三维织物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高速球轴承生热量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结合高速球轴承的拟动力学模型,分析轴承各零件在接触点处的切向摩擦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利用局部分析法建立轴承生热量计算模型。研究转速、载荷和轴承几何结构参数对轴承各单元间的局部生热量和总生热量的影响。搭建轴承试验台,监测轴承生热量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将相同条件下的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轴承在稳定运行时,转速和外加轴向载荷是造成轴承总生热量的主要因素;在球径一定的情况下,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存在一个使轴承生热量最小的最优值;分析轴承生热量变化规律,有利于轴承的温度场计算、润滑油油量的选取等。研究结果为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