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镁/钢异种板自冲铆连接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作者: 郭兴伍 陈娟 李晔 李滇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1-20 人气:182
镁/钢异种板自冲铆连接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现有的镁/钢件连接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要求,压铆、锤铆和旋转半空心铆钉自冲铆接技术(SPR)等容易使镁合金件产生开裂;电阻点焊和搅拌摩擦焊等技术连接强度太低,达不到连接强度要求;螺栓连接和拉铆必须预先打孔,存在操作和装配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爆炸驱动的超高速自冲铆接用铆枪和铆接新工艺,铆钉从射钉器的射击口射出的速度大于152m/s,从而实现镁合金板与钢板的实心铆钉自冲铆接,避免镁合金板的开裂,使镁/钢牢固连接,拉剪力Fm≈5273.1N。采用此技术铆接的镁/钢板材试样用密封胶对铆钉及连接搭接部位缝隙进行密封后,耐腐蚀实验(GB/T6461-2002)研究表明,中性盐雾测试结果可达1500小时10级,即试样完好,无腐蚀破坏发生。

周期性脉动源对风力机功率的影响

作者: 李银然 杨博文 赵峰 赵慧廷 李晔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4-12-03 人气:106
周期性脉动源对风力机功率的影响
针对WindPACT1.5 MW机组,通过大涡模拟探究风轮5°仰角时周期性脉动源(仰角、塔影效应、偏航、风剪切)对风力机总功率的影响,并结合逆叶素动量理论,进一步分析功率与升力系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仰角、塔影效应加仰角与偏航加仰角均使得风力机总功率产生“3P”的波动规律,而风剪切加仰角使得总功率产生“锯齿状”的高频率波动规律,其中偏航是总功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塔影效应是功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且发现升力系数波动规律与功率单周期内的波动规律相似。

一种用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的高灵敏度干涉仪

作者: 姜巍 陈林 何安 吴守东 徐敏 戴文峰 姚斌 李晔 来源:中国激光 日期: 2024-05-08 人气:5
一种用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的高灵敏度干涉仪
由于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和机械振动的存在,对于密度在1013~1016cm-3范围的等离子体,通常需要采用外差式干涉仪进行小相位检测.包括Z箍缩、等离子体枪等在内的脉冲等离子体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十纳秒到1 ms,而机械振动等因素引起的相位移动的周期大于1 ms,根据这种现象,采取40 mW的He-Ne激光器,迈克尔逊式光路,外差式记录系统和相位跟踪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干涉仪.干涉仪的最高灵敏度约为0.5°,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分别为1.4 mm和250 ns,成功测量的最低等离子体密度为1014cm-2.该干涉仪结构简单而且可以获得连续的时间分辨,能较广泛地用于持续时间较短的等离子体密度测量.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作者: 蒋冬梅 李晔 李必文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3-10-31 人气: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针对部分机械设备运行环境复杂,人员难以靠近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LM3S1968和CC2420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硬件.针对LEACH算法的不足,改进了其路由选择算法.通过MATLAB虚拟仿真平台和现场数据采集表明,此系统能够对信号实行有效的采集.

半潜式与固定式海上风力机气动性能水池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作者: 李荣富 方龙 宁巧珍 章丽骏 张子檀 李晔 来源:可再生能源 日期: 2022-12-02 人气:56
半潜式与固定式海上风力机气动性能水池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近些年,浮式风力机已经进入了小规模实尺度试验及商业运营阶段,然而对浮式风力机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还不够充分。文章结合荷兰海洋研究所(MARIN)海洋水池的风浪联合模型试验结果,将一种三立柱半潜型浮式风力机与固定式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经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风力机的水池试验中,缩尺模型的推力系数较理想,但难以获得较好的能效系数;在相似试验条件下,相较于固定式风力机,浮式风力机叶轮受到的气动推力稍大。

不同涡脱落模式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响应

作者: 郑小波 王红亮 徐文浩 郜志腾 冷峻 李晔 来源:空气动力学学报 日期: 2022-12-01 人气:77
不同涡脱落模式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响应
为研究尾流中不同涡脱落模式下垂直轴风力机(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VAWT)叶片的气动响应,基于攻角变化相似性,进行了叶片正弦俯仰振动的比拟实验。研究发现在弦长雷诺数O(105)范围内,尾流存在3种涡型结构前缘离散涡(leading-edge vortex,LEV)、蜿蜒尾流(undulating wake,UW)和反卡门涡街(reverse von Kármán vortex street,Rv KVS);随着叶尖速比λ增大,VAWT叶片缩减频率k增大,攻角幅值α m减小;叶轮叶片几何尺度比R/c较小时,在低λ产生LEV涡型的可能性较小,在高λ产生Rv KVS涡型的可能性较大;R/c较大时,在低λ产生LEV涡型的可能性较大,在高λ产生Rv KVS涡型的可能性较小。LEV涡型导致轻动态失速,造成VAWT叶片发生高频俯仰振动,但对叶轮转矩和VAWT功率影响不大。Rv KVS涡型的出现,伴随叶片升力和转矩幅值增大以及平均推力的产生,会使VAWT叶片扭矩载荷增大,也会使叶轮转矩和输出功率提升...

对转方向和相位差对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气动性能的影响

作者: 任桐鑫 李寿图 徐文浩 郑小波 毋晓妮 李晔 来源:可再生能源 日期: 2022-11-29 人气:98
对转方向和相位差对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气动性能的影响
对转方向和相位差对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的气动性能至关重要,决定了风电机组叶片受力特性和功率输出特性。为研究对转方向和相位差对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气动性能的影响,文章采用致动线方法(ALM)对一组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首先,通过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ALM预测出的垂直轴风电机组功率输出的准确性。继而使用验证后的数值方法对该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转方向和相位差对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的气动性能有显著影响,如不考虑相位差,并列式双垂直轴风电机组的同向旋转布置和反向逆流旋转布置会对系统的气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反向顺流旋转布置会产生正面影响;考虑相位差的影响时,反向逆流旋转布置仍然被证明具有负面影响,反向顺流旋转布置对气动性能的有益效果...

基于致动线方法的5 MW海上风力机气动弹性分析

作者: 冷峻 郜志腾 郑小波 李晔 来源:空气动力学学报 日期: 2022-11-17 人气:122
基于致动线方法的5 MW海上风力机气动弹性分析
随着风力机功率的不断增大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叶片的柔性和几何非线性变形成为风力机设计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结构和气动弹性的分析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然而,风能行业中传统的叶片分析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现代复杂叶片的气动弹性特性,从而导致风力机性能预测出现较大误差。本文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建立了一种新型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在结合致动线方法和大涡模拟的基础上,考虑了结构和气动弹性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可用于动态结构载荷预测及流固耦合分析。对5 MW基准风力机进行建模,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讨论了叶片的瞬时结构响应,分析了叶片变形对风力机功率、尾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柔性在风力机气动弹性设计中不可忽略,同时本文模型可以准确捕捉风力机的尾迹结构(包括叶尖涡和叶根涡),更适用于现代兆瓦级复合材...

基于虚拟样机的三缸柱塞泵动力学仿真分析

作者: 裴亮 李晔 龚艳 姚克恒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12-26 人气:87
基于虚拟样机的三缸柱塞泵动力学仿真分析
建立三缸柱塞泵三维模型,并应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三缸柱塞泵各柱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以及各部件的受力、载荷、曲轴的扭矩曲线。根据上述曲线可以对三缸柱塞泵的运动平稳性作出评价,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产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离子束混合处理改善液压泵配流副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作者: 赵万生 周元康 李晔 尹克里 来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19-11-15 人气:142
离子束混合处理改善液压泵配流副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论述了对液压泵配流副中施行离子反冲注入混合处理的锡青铜动件的摩擦学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有显著的改善.
    共2页/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