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初探
为解决以多维矢量形式存在被测对象的测量质量评定问题,该文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和多元概率统计方法,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进行了向多维的拓展;对多维情况下的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律进行了推导;论述了多维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及空间几何意义;提出了以多维不确定度比较不同测量结果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常用多维测量方法,如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和不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具有较完备的体系,能够满足测量实际中常用多维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需求。
掌上型金属磁记忆检测仪
作为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一种新兴技术,磁记忆检测在压力容器、冶金、石油和化工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一种新研制的掌上型、低功耗、用于在线检测的多通道磁记忆检测仪,包括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多通道数据采集、波形动态显示和检测结果判断等内容,并通过试验测试仪器的性能,验证其可靠性.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磁超声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设计
介绍电磁超声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该软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以高速数据采集卡获取电磁超声接收线圈中的电压信号,采集到的数据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具有简洁、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包括频谱分析、与MATLAB交互和自动化极值连续测量在内的丰富的功能,简化了电磁超声信号的采集和测量步骤。
高清晰度储罐底板漏磁检测器的研制
根据储罐底板的缺陷特征,探讨了以漏磁法检测储罐底板缺陷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局部饱和磁化对检测信号信噪比的影响。研制出一种高清晰度储罐底板漏磁检测器。具体设计了电源模块、检测装置、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运动控制单元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并讨论了硬件部分的电磁兼容问题。试验研究和现场应用证明,该检测器不仅能实现时储罐底板上下表面缺陷的快速普查,而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操作方便,其缺陷定位与量化精度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美国石油天然气学会现行标准API td 53的规定。完全能满足实际检测工程的需要。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储罐底板缺陷检测器
石化行业普遍使用直径数十米的钢制储罐储存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化工原料,在腐蚀、应力等环境作用下,储罐底板在长期服役后会出现腐蚀缺陷,对这些缺陷进行检测是保证储罐安全运行和视情维护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储罐底板缺陷漏磁检测器,具体包括机械扫查装置、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证明,该检测器能实现对储罐底板的快速普查、缺陷的准确定位及量化,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
基于FLANN的三轴磁强计误差校正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函数链接型神经网络(FLANN)的三轴磁强计误差修正方法。由于三轴非正交、灵敏度不一致及零点漂移所引起的误差降低了三轴磁强计的测量精度,因此有必要进行校正。本文先对与三轴磁强计系统参数有关的测量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论计算;然后,设计矩阵形式的数学模型对该误差进行修正。通过构造相应的FLANN网络结构,实现对模型参数矩阵的辨识。用实际地磁场测量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轴磁强计的转向误差南800nT修正到12nT以下。因此,该研究为提高三轴磁强计性能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平板和管道周向Lamb波频散和波结构特性
为指导使用管道周向Lamb波进行缺陷检测的工作,分析并对比研究了弹性平板Lamb波和管道周向Lamb波的频散和波结构特性。在管道周向Lamb波频散方程的推导中引入了修正的传播方向弧长计算以提高频散曲线的计算准确度,这种修正的合理性从两个方面得到证明。计算结果表明,代表管道周向弯曲程度的内、外径之比越大则周向Lamb波的频散和波结构特性越接近于平板,这就为以平板导波研究内、外径之比较大的管道的周向导波的近似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管道周向水平切变导波特性分析
为指导基于超声导波的管道无损检测,计算并分析水平切变(shear horizontal,SH)导波在具有自由内表面、外表面的弹性各向同性管道周向波导中传播的频散和波结构特性,将这些特性与平板SH导波的对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周向SH导波的频散特性推导中引入了传播方向弧长的修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表征管道周向弯曲程度的内半径、外半径之比越大,则管道周向SH导波的频散和波结构特性越接近于平板SH导波的情况,并且较低频率下的平板SH导波的SH0模式和管道周向SH导波的CSH0模式较适合缺陷的检测。
水冷壁管壁厚主磁通超声波融合检测方法
壁厚是电站锅炉水冷壁管质量监测的一个关键指标,为了实现对水冷壁管的快速无损检测和质量评价,提出了主磁通检测与超声波检测相融合的壁厚检测新方法。结合主磁通检测速度快和超声波检测准确度高的特点,利用超声波测厚值对壁厚磁性检测量化模型参数进行在线标定,建立磁性信号与管壁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实现壁厚的快速定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主磁通超声波融合检测方法的评价精度优于统计关系模型,更适合水冷壁管质量的在线检测与实时评价。
试论测量仪器新概念——测量仪器云
在概述测量仪器的沿革,分析计算机化测量仪器的技术特征,关注当今大规模、实时性、多样化测量对测量仪器提出的新需求,注意到云计算技术架构具有的先进性、通用性基础上,给出测量仪器云的概念,阐述测量仪器云的技术基础、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指出构建测量仪器云的基本要求和部署模式,提出测量仪器云的基本架构,并归纳了测量仪器云即将出现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