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纤维架构弹性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
选用了粉煤灰纤维、超细粉煤灰纤维作为空间架构材料,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泡,以纯熟料水泥凝胶硬化定型,辅以真空抽吸破泡,通过充分干燥及表面防水处理工艺制得了粉煤灰纤维架构弹性保温隔热材料。结果表明:当超细粉煤灰纤维掺量为5%~15%、粉煤灰纤维与纯熟料水泥质量比为0.25、纯熟料水泥掺量为5%~20%时,材料的导热系数普遍在0.04~0.06 W/(m·K)之间,表观密度集中在80~150 kg/m^3,抗压强度普遍低于0.20 MPa,所制得的保温隔热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永久变形量在0.050~0.090 mm之间。
油井管接头密封方法及机理综述
高温高压天然气井的管柱密封性至今无法完全保障。油井管最常用的四种密封方法是螺纹密封、台肩密封、弹性密封环密封和金属接触密封。大部分特殊螺纹接头采用金属接触密封,密封面接触压力决定了密封能力。正确的金属接触密封会显示出一种压力激发效应。将密封面设计在远离螺纹端部的位置,螺纹端部刚性增强了密封接触力。金属接触密封的泄漏概率为10^-2,泄漏速度取决于密封面的接触应力宽度、粗糙度、损伤程度、密封脂、涂层等。特殊螺纹接头在振动后,即使产生疲劳裂纹,也不发生泄漏。一些接头台肩刻槽后作密封性试验,结果发生泄漏。很多气井管柱扭矩台肩发生了腐蚀,证明金属接触密封存在泄漏通道,即扭矩台肩起密封作用。接触压应力设计法无法完全解决特殊螺纹接头的密封问题,发展全新的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是保障特殊螺纹接...
油套管用特殊螺纹连接密封完整性探讨
开展了高温和室温环境下A系全包络线载荷试验评价和基于试验的密封性能有限元模拟,依据气密封能判据分析了不同等效全包络线载荷2次循环的密封能和密封能倍数变化规律及危险载荷点,并对危险载荷点开展了应力松弛时间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工况载荷的试验评价是一种不考虑现场操作和井下载荷波动不确定性以及安全使用余量的方法;API RP5C5试验评价是一种依据材料强度性能计算出载荷的方法,未充分考虑材料高温应力松弛时间效应的影响。建议增加基于时间效应的试验评价和有限元密封性能分析。
煤气柜密封油系统研究及改进优化
煤气柜密封油系统对煤气柜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密封油系统研究,对油泵站油箱油位测量及油泵控制方式进行改造,解决煤气柜密封油油泵无规则启停的问题,精确控制油泵站油箱液位,进而控制柜顶活塞油槽油位,避免活塞油槽油位变化大出现溢油和亏油,保证煤气柜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特殊螺纹密封完整性的三轴设计系数研究
针对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油管柱密封完整性问题,开展了基于88.90 mm×6.45 mm 110SS材料油管一种气密封特殊螺纹密封完整性分析的管柱三轴设计系数研究,研究中采用了API RP 5C52017国际标准螺纹性能试验评价方法,进行了高温和室温环境下A系全包络线载荷密封实验评价。基于气密封能判据,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VME(冯米塞斯等效应力)全包络线载荷2次循环工况的密封能和密封能倍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危险载荷点。结果表明,通过API标准密封完整性实验评价的气密封特殊螺纹连接,需采用有限元进一步分析包络线载荷循环密封能及密封能倍数的变化规律,确定这种螺纹连接安全适用范围;同时开展了3种VME全包络线载荷2次循环后密封适用性分析,确定了高温和室温两种环境下螺纹安全适用包络线载荷范围及合理的三轴安全系数,并完成了1口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油管...
一种石油专用管超弹性应变密封新技术
为了解决高温高压天然气井管柱泄漏问题,国内油气田使用了多种特殊螺纹油套管,但井筒密封性仍然无法得到保障。现行的接头密封面接触压应力设计法不能有效堵塞密封结构的泄漏通道,亟待研究发展石油专用管密封设计方法和密封技术。为此,在密封面压应力设计基础上,提出增加弹性应变设计,并实验验证技术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弹性材料实现弹性应变密封设计,通过材料的应力应变循环试验,优选出弹性应变达到6%的超弹性合金Ti-Ni-X;②设计的多种密封结构使密封面产生足够大弹性应变,以堵塞接头在工厂制造或井下服役期间形成的泄漏通道;③研发出一种密封环超弹性应变密封套管,样品成功通过了上卸扣试验和API RP 5C5 CAL IV级B系列密封试验,最大试验载荷达到了95%管体应力包罗线,最大试验温度达到180℃。结论认为,超弹性应变密封新技术可作...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针对滚动轴承原始振动信号信噪比小,以及传统共振解调中带通滤波器参数选择难以确定,且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均值分解算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再通过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获得各个分量的时频图,然后利用快速谱峭图算法自动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最后对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包络解调分析完成故障诊断。数字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第十届世界过滤大会及展览会综述
介绍了第十届世界过滤大会以及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会的基本情况,对会议交流的论文进行了综述,对我国过滤与分离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及未来趋势提出了看法。
液压伺服中心架的设计
介绍液压伺服中心架的结构和原理、液压伺服回路基本构成及其主要元件选择,对设计进行仿真,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