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X2100DP在阻断压测定仪中的开发应用
口腔阻断压(P0.1)与测定呼吸驱动、低氧反应、高二氧化碳反应密切相关,给出了采用MPX2100DP压力传感器测定阻断压的原理与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89C52的便携式阻断压测定仪.
大口径热量表检定技术方案
针对目前国内还没有超过DN50以上大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无法满足市场对大口径热量表的需求的现状,摈弃小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中单独采用质量法或标准表法误差大的缺点,把质量法和标准表法相结合,建立大口径热量表的检定方案,减少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我国热量表检定技术的发展和热能计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SolidWorks的修形直齿锥齿轮设计系统
以直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结合直齿锥齿轮修形理论,在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08中,基于三维机械CAD软件SolidWorks 2010平台,运用C#语言和SolidWorks中的API程序接口,开发修形直齿锥齿轮CAD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可完成锥齿轮的参数化建模、齿轮对的自动装配以及锥齿轮的快速修形,大大提高了直齿锥齿轮的建模效率和齿轮修形效率,还可为CAM、CAE以及运动仿真分析提供精确的齿轮及齿轮对模型。
基于DSP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阐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性能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硬件部分采用TMS320LF2407 DSP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软件部分则采用具有先进智能性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具有极大优越性,可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轻质液压机械臂的机构优化
针对轻质液压机械臂载荷质量比小、关节工作范围小的研究现状,对某轻质液压机械臂进行机构优化;基于向量代数和线性变换原理,建立机械臂机构的显式分析方程和准静态力平衡方程,并提出机械臂构型的优化设计模型;以机械臂工作范围、连杆机构尺寸、驱动油缸的伸缩单调性为约束条件,以极小化油缸驱动力峰值为目标函数,对机械臂各关节铰接点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机械臂运动范围幅度大,承载能力强,有效减小了关节铰接点载荷。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针对滚动轴承原始振动信号信噪比小,以及传统共振解调中带通滤波器参数选择难以确定,且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局部均值分解算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再通过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获得各个分量的时频图,然后利用快速谱峭图算法自动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最后对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包络解调分析完成故障诊断。数字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核心专利群及规避目标的确定方法与应用
为了解决在知识经济时代突破专利壁垒的问题,通过分析目标技术并搜索专利得到专利群数据,结合技术成熟度预测作出相应的专利规避策略;利用国际专利分类(IPC)-技术-功效三维图分析核心专利群,缩小核心专利范围,在圈定的专利范围内选取与目标技术侧重点一样的专利作为核心专利;通过组件功能得分法确定核心专利群中的目标组件,并结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进行专利规避设计新方案的设计;以辐射井水平钻机专利群为例,应用IPC-技术-功效三维图和组件功能得分法确定目标组件,结合TRIZ进行新方案的设计,以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IPC-技术-功效分析法和组件功能得分法分别提高了核心专利和目标组件确定的准确率.
液压挖掘机工作机构的动臂势能回收
针对液压挖掘机动臂机构下放时产生大量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的新型动臂势能回收液压系统;应用ADAMS和AMEsim软件建立该势能回收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实车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针对柱塞马达转速大及能量转换机构效率低这一问题,对势能回收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对柱塞马达进行参数匹配。结果表明:动臂势能回收率为22.6%;仿真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8.84%,论证了液压系统的合理性,以及联合仿真模型准确、可信性;柱塞马达最大转速由3 626.5 r/min减小至2 955.1 r/min,能量转换机构的效率由85%增大至91%。
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概念,并对传统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重新进行了定义,依此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其传递函数及方框图,其推导过程对此类伺服系统的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PWS-1000型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的动态特性分析
建立了该试验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通过研究系统开环幅频特性 ,来分析讨论影响试验机频宽、稳定性、精度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