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工控机与PLC通信在轴瓦选配系统的应用

作者: 陈予嘉 雷雄韬 胡翠红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4-11-20 人气:15
工控机与PLC通信在轴瓦选配系统的应用
为保证轴瓦选配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准确快捷,系统采用由工控机和PLC相结合的两级控制结构。上位机采用Visual C++6.0编程,通过使用Mscomm控件实现与下位机的通信。阐述了系统组成、控制原理和软件编程3个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上下位机用于实现其主要功能的部分通信程序。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

作者: 陈建伟 龚忠良 谭建平 陈新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4-09-05 人气:1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
微型轴流式血泵是目前人工心脏结构研究的热点,外磁驱动是一种新型的血泵驱动方式。该文介绍了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单元的血泵外磁驱动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控制性能。还介绍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余弦误差修正系统

作者: 章海涛 程维明 欧阳航空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4-09-05 人气:32
基于单片机的余弦误差修正系统
阐述了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测量范围大、分辨率高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然而,随着测量距离增大,各项误差也随之增大.其中,余弦误差就在大行程激光干涉测量过程中成为一项不可忽略的误差.分析了余弦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设计了一套余弦误差修正系统来消除其误差.

基于浮力的三维实体轮廓无损测量实验系统研究

作者: 甘勇 孙宁 孔庆华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4-09-05 人气:3
基于浮力的三维实体轮廓无损测量实验系统研究
设计了一种基于液体浮力的三维轮廓测量的实验系统和测量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由阿基米德定律和杠杆原理,利用电子天平逐层测算被测实体浸入液面不同深度时所受浮力,通过计算机计算相应每片层的质量、重心等信息,推算出各层面上微小实体单元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进而重构出被测实体的三维轮廓图像。经过初步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一种扫描式铸轧板带凸度检测方法

作者: 周俊峰 谭建平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4-08-06 人气:4
一种扫描式铸轧板带凸度检测方法
根据铸轧工艺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扫描式铸轧板带凸度检测的方法,即采用双束激光差动扫描测量板带的厚度分布,从而计算出板带的凸度。文章设计了激光板凸度检测装置,现场应用表明,系统可以满足铸轧板凸度检测与控制的要求,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

微位移机构综述

作者: 荣烈润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3-03-02 人气:4
微位移机构综述
微位移技术是精密机械和仪器实现高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微位移机构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并对这些机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介绍了应用实例.

基于虚拟仪器的轴瓦疲劳试验机自动测控系统

作者: 李初建 高雪官 晏勇 李柱国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3-02-27 人气:5
基于虚拟仪器的轴瓦疲劳试验机自动测控系统
该文阐述了目前测控领域的新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在作者研制的轴瓦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实用的基于图形语言的轴瓦疲劳试验机自动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机器人主动内窥镜的自动介入技术初探

作者: 罗继军 章亚男 沈林勇 钱晋武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3-02-27 人气:5
机器人主动内窥镜的自动介入技术初探
介绍了两种内窥镜自动介入机构,一种是利用摩擦轮机构,实现了内窥镜的连续介入,另一种利用导轨、机械手进行间隙式介入.对两者进行了力和位移分析,并且实验测定了介入力大小.后者配合编码器和滑觉传感器,构成机器人主动内窥镜自动介入系统.

高压变频器在SO2风机中的应用

作者: 姚镇波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2-05-23 人气:25
高压变频器在SO2风机中的应用
由于烧结生产过程中系统SO2烟气量波动较频繁,且波动范围较大,为达到调节准确、减小对电网的冲击、节省能源的目的,在SO2风机中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并以现用AB高压变频器使用的具体实例论述了变频调速的技术方案的优缺点,从AB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控制系统组成等方面阐述了高压变频器的技术特点.从而论证了高压变频器在使用中的优越性及显著的节电效果。

基于虚拟仪器的车用电机测试平台控制系统

作者: 贠海涛 陈新强 孙泽昌 万钢 来源:机电一体化 日期: 2022-04-28 人气:8095
基于虚拟仪器的车用电机测试平台控制系统
文章以燃料电池轿车的驱动电机测试平台为背景,分析了此测试平台的功能和要求,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和CAN总线技术的系统集成方案.基于此方案,设计了一种包括系统级和组态级两级的控制策略,并采用了一种分级的故障管理机制.经过近半年的实际运行,证明所采用的方案和控制策略能满足车用驱动电机测试的要求.
  • 共10页/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