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磁路设计与仿真
磁路主要为GMA提供激励磁场与偏置磁场叠加的驱动磁场,驱动磁场强度直接影响GMA的输出位移。因此,GMA磁路的结构参数设计是提高电磁转换效率和充分发挥GMM棒特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GMA的工作原理,将GMM棒中轴线上的磁场强度均匀率作为评价标准和主要设计原则。在给定输出位移和输出力的基础上,分别对偏置磁场选取以及GMM棒、激励线圈、磁回路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使用Ansoft Maxwell仿真分析GMA的磁路。结果表明GMA磁场分布更均匀,使均匀率提高到97.62%,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轴向绕组磁路结构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
给出轴向绕组磁路结构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判定线圈横截面积与线圈槽横截面积相等,将阻尼器结构设计与磁路设计联系起来,设计出结构合理紧凑的阻尼器。然后采用ANSYS软件对磁路结构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阻尼器结构设计满足要求,轴向绕组磁路结构改善了阻尼间隙通道磁场分布。
多级径向流动模式磁流变液减振器磁路设计
针对传统磁流变液减振器输出阻尼力小、磁场利用率不高、能耗较大的缺点,依据轨道车辆抗蛇形振动减振器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径向流动模式的磁流变液减振器。阐述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完成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磁路设计。根据确定的磁路结构参数制造出磁流变液减振器,在专用的轨道车辆减振器试验台上对减振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对多级径向流动模式磁流变液减振器理想性能的预测,表明磁路设计是有效的。
磁流变液引信延期解除保险机构特性分析
针对准流体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存在的缺陷,该文依据流体力学基本公式、磁流变液相关特性及引信环境参数,在合理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引信离心式磁流变液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延期时间模型,推导出延期时间公式;利用磁导法进行了磁路设计,采用电磁场分析软件Ansoft对所设计的磁路进行数值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在此磁路中磁流变液的平时安全性以及工作时泄流可靠性。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使用磁流变液替代准流体的新型延期解除保险机构,该机构具有在中大口径引信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输出特性研究
介绍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结构及其内部磁路的设计方法,对采用国产材料研制的驱动器的位移及力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器具有理想的动态和静态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可以用于精密设备的低频主动隔振平台中.
Terfenol-D磁致伸缩微小驱动器磁路设计
提高磁致伸缩驱动器驱动效率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优化的驱动器磁路.本文基于准静态条件下线性磁致伸缩理论,得出磁致应变S与磁致伸缩材料内部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根据对无永磁磁偏磁路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磁致应变S与磁路磁阻R和漏磁磁阻R1的对应关系.应用有限元方法对3种典型磁路结构的磁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磁路结构的变化--即磁阻R和漏磁磁阻R1 的相应改变对磁致伸缩材料磁化程度的不同影响,进而得出微小驱动器磁路壳体适宜壁厚为2 mm,导磁材料的磁导率为2000μ0.根据此结果和磁路设计的2个遵循原则,对一(Φ)7 mm×20 mm Terfenol-D棒驱动的驱动器进行了磁路设计,应用ANSYS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试制了驱动器样机.
多盘式磁流变离合器磁路设计与仿真
磁流变离合器是通过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进行传递转矩的器件。对多盘式磁流变离合器进行磁路的设计,首先应用磁路欧姆定律,结合考虑不产生磁路磁饱和效应,初步确定磁路结构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磁路进行仿真,对不同磁导率的磁轭材料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磁感线都通过多盘式离合器的磁流变液工作面,并且在相同条件下,相对磁导率较高的磁轭材料可以提高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
磁流变液差速器的磁路设计与磁场分析
介绍了磁流变液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设计了螺线管磁路模型,采用磁路定理和磁阻公式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螺线管式励磁线圈和双级励磁线圈两种磁路模型产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匀性及磁力线分布。结果表明,螺线管磁路产生的磁场更大,均匀性更好,磁流变液及摩擦片的工作范围更广。
磁流变液屈服应力测试装置磁路仿真研究
为了满足磁流变液屈服应力测试所需的磁场要求,针对不同的磁源,提出了永磁式、电流励磁式和复合式3种磁路方案。确定了磁路各部分的材料和尺寸参数,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进行仿真计算,分析3种磁路模型的磁感线分布和磁通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磁路更加高效节能,为最优的磁路设计方案。所设计的装置能够满足测试的磁场要求,为后续实验平台的搭建及实验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永磁悬浮磁路结构的优化设计
南极天文望远镜所处的超低温环境决定了传统接触式机械轴承的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而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低功耗、无机械接触摩擦等优点非常适合这种环境。为了方便维护及降低建造成本,永磁支承采用拼接永磁结构。文中首先对无聚磁极结构的永磁支承进行仿真,然后在对聚磁材料的宽度进行优化后,对有聚磁极结构的永磁支承进行仿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引入聚磁极结构将实现永磁支承承载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可促进永磁轴承轻量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