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及方向控制在液压包伞机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液压包伞机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例,介绍了速度及方向控制在液压系统设计及调试方面的实际应用.其管路系统的设计可推广到各种型号阻力伞的包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伺服阀控制改造为比例阀控制系统时的流量不足问题分析
伺服阀是闭环液压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控制元件,用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系统灵活、快速、方便。然而随着电液比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凭借它的价格优势,使其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得以应用;甚至在一部分使用伺服阀控制的系统中,很多厂家都使用比例阀代替伺服阀来控制液压系统。然而在改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流量不足的现象。该文主要对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流量不足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基于双重速率Q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控制
由于二次动态矩阵控制(quadratic dynamic matrix control,QDMC)算法中二次规划求解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的高精度快速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双重速率二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ual rate QDMC,DR-QDMC),将控制增量的求解分解为快速层和慢速层2个时间尺度进行,利用AMESim-Simulink/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构建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的AMESim仿真模型并研究分析DR-QDMC算法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R-QDMC算法不仅可增强系统控制实时性,而且还能提升变量马达转速控制的快速性和抗扰性。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矿车液压驱动优化研究
液压驱动系统因功率密度大、承载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矿山运输车辆驱动,但传统液压驱动系统采用内燃机-变量泵-阀-变量马达的传动方式,具有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变转速液压驱动系统方案。采用变转速电机-定量泵-蓄能器-定量马达的传动方式,提高能量效率,同时精简了控制器结构。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实现整车的速度控制。为提高矿山运输车驱动系统控制性能,改进自抗扰控制器。结果表明:变转速液压驱动系统很好地适配于矿山运输车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抗扰能力更强。
一种无支腿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设计
针对现有无支腿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无支腿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介绍改进后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优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验证了改进后液压系统的速度控制性能和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该液压系统还增加了工具阀和工具接口,进一步扩展了整车液压系统的功能,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基于HPGL的数控裁床加工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为提高数控裁床自动化生产水平,设计一种数控裁床加工系统方案。围绕数控裁床运动速度控制和轨迹插补算法等关键技术点,根据HPGL协议的数据特性,提出数控裁床CNC加工数据生成方法,设计一种基于线段分段的速度控制方法来生成速度列表,并基于微软基础类库MFC开发上位机,实现处理曲线中各线段的运动速度控制的功能。设计将加工插补算法与数据栈相结合的应用方法,并运用STM32F103开发下位机,实现计算各线段的插补步进量并进行轨迹控制的功能。通过样
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缓降装置设计
通过对现有的高层火灾逃生手段的分析及对速度控制装置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节流原理控速的高层逃生缓降装置设计。该装置将人体的下降运动传递至液压缸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来推动内部封闭的液压油在两液压缸之间往复循环,通过在两液压缸之间串联一开有薄壁通流小孔的阀门来调定单位时间内通过阀门的流量大小来实现对系统速度的控制,以达到平稳、匀速缓降的目的。该设计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并在后期加工实验装置验证其实际效果。
集装箱塑料颗粒倾卸机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
集装箱装运的塑料颗粒需分装成25kg的小包装,在此包装系统中,需要使集装箱倾斜将塑料倒出,然后由风送系统送入包装机进行分装.本文介绍了集装箱包装系统中的液压倾卸机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
电液伺服泵控系统的速度控制实验研究
在提高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精度的同时,系统的响应速度也不容忽略。对试验台采用的电液伺服泵控系统进行了分析;设定目标位移为130mm,估算了系统液压缸到目标位置所需的最短理论时间;采用分段模糊PID控制策略,获得最优PID参数;设定位移前100mm为快速运动阶段,调节该阶段泵输出的流量与压力。实验结果发现,流量模拟量从3000增至6000时,运动至100mm的时间变化不明显,而当压力模拟量从1000增加至2200时,运动至100mm的时间可由1.41s缩短为0.78s,系统迟滞时间也从0.21s降至0.16s。结果表明,增大流量模拟量对液压缸速度提高的效果影响较小,而增大压力模拟量对液压缸速度提高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
步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原理的优化设计分析
针对某钢厂热轧工艺的要求,我们对加热炉液压系统的原理作出了更加优化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同时满足了系统工况和可靠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