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混合物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综述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制冷剂混合物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特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混合物在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的强化特性、替代制冷剂换热性能的比较和润滑油对换热的影响。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于碳纳米管的含油纳米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
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管(CNTs)的含油纳米制冷剂(即由制冷剂R113、润滑油VG68和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流体)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碳纳米管对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外径为15~80nm、长度为1.5~10μm的四种碳纳米管。实验的饱和压力为101.3 kPa;热流密度为10~80 kW/m2;纳米油(碳纳米管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在纳米油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30%。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池沸腾换热,在测试工况下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61%。当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为20%不变,纳米油浓度由1%提高到5%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降低至23%~55%;当纳米油的浓度为1%不变,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由20%提高到30%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升高到33%~61%。通过实验获...
碳氢化合物用于小型制冷装置的研究现状
碳氢化合物(HCs)作为氯氟烃类(CFCs)、氢氯氟烃类(HCFCs)的替代制冷剂,以其优良的环保和热力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制冷系统如房间空调器、电冰箱等。本文介绍国内外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在小型制冷装置上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另外,针对碳氢化合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对其与制冷系统材料的兼容性、与润滑油的相溶性以及可燃性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并展望碳氢化合物制冷装置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基于双膜理论润滑油溶解制冷剂质量计算模型
针对已有压缩机润滑油溶解的制冷剂计算模型不能反应溶解的制冷剂动态释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膜理论的溶解制冷剂动态释放速率模型。新的模型克服了已有模型的问题,将该模型和已有模型分别嵌入冰箱动态仿真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含有新的模型的冰箱动态仿真模型能反应冰箱开机压力运行趋势。
基于S7-200脉冲气动搅拌调合系统设计
脉冲气动搅拌调合系统应用于润滑油调合工艺,具有安全、节能、高效、安装方便、操作灵活、便于工业组网等优点,提高了润滑油生产自动化水平,对油品无"污染",保证了油品质量。
制冷剂循环性能对比及物性分析
在制冷空调和热泵行业,基于氟利昂制冷剂的ODP和GWP问题,使系统的节能和制冷剂的替代成为当代科技前沿的热点。本文通过调研以及理论分析,对当前常用制冷剂的基本物性和循环性能给出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且对润滑油基本物性以及制冷剂与润滑油互溶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为相关制冷剂的筛选和替代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润滑油使用浅析
润滑油是保证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分析了其在活塞式压力计中的作用和影响,给出了选用原则和维护检查方法。所述内容对做好活塞式压力计维护、提高活塞式压力计的使用寿命、确保压力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有一定参考价值。
L-HM抗磨液压油复合添加剂的研制免费
介绍了抗磨液压油复合剂的研制,研制过程包括抗氧剂的评选、单剂相溶性的考察,对复合剂的调合工艺进行了试验考察,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复合剂的性能进行了评定,证明复合剂达到研制的指标,用该复合剂调制的油品达到国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