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水冷混合冷却竖管内LiBr溶液降膜吸收过程数值解
针对风冷和水冷联合冷却的竖管降膜吸收器,考虑汽液界面的阻力、变膜厚、横向对流和冷却水的冷却作用的影响,建立了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耦合数学模型和同心管环空内冷却水换热数学模型.计算了沿竖管内表面的液膜厚度、温度、浓度以及冷却水在混合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等参数.分析了冷却水进口温度、LiBr溶液Re数和PE数等参数对传热系数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得出的结论对联合冷却吸收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位在风机振动监测中的应用
针对当前风机振动监测与诊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振动相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介绍了振动相位所包含的故障信息,指出了振动相位对于振动分析的重要性.
不同流量条件下导叶式液-液水力旋流器流场测试
在对导叶式液一液旋流器进行分离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APV激光测试技术在不同流量条件下对该类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测试,从流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人口流量这一操作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为水力旋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力旋流器径向压力分布及能耗分析
水力旋流器内径向压力分布规律可根据对应的切向速度分布规律求出,分别针对准自由涡区和强制涡区的不同特点得到静压力的计算公式。对旋流器内某一典型截面的压力分布的理论值和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对旋流器内的能耗进行了分析,发现旋流器的内部损耗主要集中在溢流管半径以内的区域。
两种不同入口形式的旋风分离器内流动分布的对比研究
采用试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直切式和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动的三维流场进行了对比研究。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对流场的计算结果与五孔球探针的测量结果基本相符。研究结果表明:蜗壳式与直切式分离器内的流场均呈现非对称性,涡壳式分离器内的流场相对较对称;蜗壳式和直切式分离器入口环形空间顶部的滞留层厚度分别为4mm和10mm,蜗壳式分离器环形空间最大速度出现在180°附近,直切式在45°附近。蜗壳式进口更适宜造旋,分离空间内切向速度比直切式大,气流旋转强度高。直切式分离器的排尘口处旋转气流的摆动幅度更大,容易产生返混夹带,从而影响分离效率。
结构与操作参数对油水重力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在全面测定油水重力分离器内分散相油滴浓度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影响油水两相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油水重力分离器的板长和板间距、增加板倾角、减小入口流量以及增加入口含油浓度均可使油水分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水相的沉降时间,可以改善油水混合物在重力沉降区域的层流状态;而在达到一定的沉降时间之后,样品中的含油量已趋于恒定,不能仅仅依赖于增大沉降时间来提高分离效果。
切流式双入口气液旋流分离器内的流动分析
针对切流式双入口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内部流动特征,利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重点对分离器内部流动状态及湍流度进行分析,并考察入口流速对主要分离空间流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流式气液分离器内主要分离空间呈明显的组合涡分布,并且轴向零速包络面呈明显柱形,但分离器人口处能耗较大,排气管入口附近紊流现象严重,当入口流速增大时尤为明显。计算结果对气液旋流分离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锥角对导叶式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在其它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锥角为5°、7°和10°的导叶式固液分离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7°锥角旋流器总分离效率最高、压降较低;锥角不同,对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不同;随着锥角的减小,旋流器对悬浮物颗粒的分离效率呈上升的趋势。
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新型旋流反应器压降比的试验研究
在室内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随着溢流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料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计算模型;随着压降比的增大,轻相回收率增大,重相回收率减小;旋流反应的压降比把回收率与操作参数联系起来,用于指导旋流反应器适应不同的现场工艺。
低含液管线内液膜厚度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
湿气集输管线内存在低含液气液两相流动。利用相似准则建立试验管道,结合螺旋测微器设计出瞬时液膜厚度测量装置,对低含液管线内液膜厚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膜具有波动性,水平管内液膜主要集中在底部,两侧存在薄液膜。同一表观气速下,随着表观液速的增加,液膜分布范围变大,最厚值先变小后增大;同一表观液速下,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弯头下竖直管周向液膜最厚值和最薄值变小,周向等效均匀液膜厚度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