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采用重晶砂、重晶石作为自密实混凝土骨料,通过优化骨料级配、掺入适量的CRT玻璃粉和调整重晶石骨料比例等技术手段,成功配制出了工作性良好、表观密度为3200 kg/m3的自密实重晶石混凝土,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砂率、水胶比和减水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大,混凝土工作性降低,而抗压强度逐渐增强;水胶比增大,V型漏斗时间和抗压强度减少;减水剂用量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存在最佳掺量2.4%;使用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得到了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砂率45%,水胶比0.43,减水剂2.3%。
用于全数字对焦的点扩散函数性能分析与评价
为了对用于全数字对焦的点扩散函数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提出用原始图像与处理所得图像的均方差进行性能评价的方法.点扩散函数模型分别被用于全数字对焦处理,并通过基于点扩散函数的图像恢复,完成全数字对焦的功能模块和评价模块.结果显示,高斯型点扩散函数模型具有最佳的性能,在评价指标方面优于均匀扩散模型和基于刃边响应的点扩散函数模型.高斯模型能够恢复出更接近于准确对焦的图像,而且对被成像物体没有直边特征的限制。
城市轨道交通槽型梁结构噪声计算与分析
该文用模态叠加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槽型梁进行车一轨.桥耦合动力计算,借助SYSNOISE求出模态声传递向量MATVs,进而用MATVs和梁的模态坐标响应计算桥梁的结构噪声。噪声计算值与实测值在频率分布和幅值上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振动与噪声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槽型梁结构噪声的线性声压级峰值频率为40Hz-80Hz,数值计算表明:动力分析只需考虑轮轨竖向接触即可满足结构噪声计算要求;考虑200Hz以下的声源激励和100Hz以下的结构模态作为边界条件可达到较好的噪声计算精度;调节轨下胶垫的刚度能有效减小结构振动,降低结构噪声2dB~3dB;声压级和车速有强线性关系。
基于坐标变换的N维空间声源位置的定位算法
以三维空间声源定位为实际物理模型,将三维模型推广到N维空间,建立起该模型的N维二次非线性方程组.通过坐标平移和旋转变换方法,得到新坐标系下系数矩阵为半角矩阵的N维二次非线性方程组.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到该方程组的通解.通过与坐标变换相反的逆变换,得到N维空间声源位置,并且得出了N维二次非线性方程组的通用求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得到的理论声源位置坐标与实际坐标最大误差为0.0132%.
设备误差对光学测角系统内场试验精度的影响分析
内场精度试验是光学测角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试验,内场试验设备的误差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按照光学测角系统和内场试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引起内场测角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根据推导的内场试验误差模型,对光学测角系统内场试验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就如何减少试验系统误差进行了探讨。
地铁车辆辅助变流柜噪声试验研究
为了识别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气动噪声和电磁噪声特征以及贡献,通过试验方法对变流柜整机以及其内部2个主要的噪声源部件单体(风机和变压器)进行噪声测试。通过单体测试,分别得到风机和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峰值频率以及对应幅值,为变流柜下一步降噪提供理论依据。
大推力轴承试验台液压加载力控制系统研究
介绍了大推力轴承试验台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其加载力控制系统,提出了开-闭环结合的控制方式,实现了调整过程、加载过程中加载力的控制。调整过程中采用开环控制,用于控制加载油缸位移;加载过程中采用闭环控制,用于控制加载力的精度。建立基于开-闭环结合的加载力控制系统的AMESim模型,分析了系统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试验要求。最后分析了不同调整时间、动态阻尼孔直径对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对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飞机发动机逼喘实验器液压控制系统研究
为了获得发动机的喘振工作点,降低由喘振引起的飞行风险,通过对军工行业中飞机发动机逼喘进行实验,设计了一台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在设计该实验器液压控制原理图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其闭环位置控制系统,并建立AMESim模型。最终通过仿真分析速度前馈、加速度前馈对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系统控制效果和实现较高的系统稳定性。
压缩机排气脉动与气流流动实验研究
脉动喷注噪声是一类重要的噪声源,往复式压缩机和旋转机械的排气噪声均属于脉动喷注噪声。该文通过设计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高压气体流动、气流噪声与压缩机排气脉动的机理和区别,得出压缩机排气脉动的规律和气流流动的特性,为压缩机减震降噪提供实验依据。从压缩机排气口气流脉动沿管路衰减,衰减规律为3 d B/m。压缩机激发频率存在一个最大的脉动激发频率,随着压缩机的转速升高,气流脉动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机产生的脉动大于高压气体流动产生的脉动值,在高压气体排放流动时,随着压比增大,气流流动脉动与流体噪声逐渐接近,最小值为0.47 d B。
基于多重移位复用的轴承健康监测报警存储方法研究
旋转机械正朝着高速化、智能化、高性能方向发展,为及时发现早期故障,需要研发健康监测系统。报警存储用于分析故障原因,是系统核心。针对大多系统报警存储存在缓存时间长度随采样率变化、缓存数据丢失、单次报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移位复用的方法,将多个移位寄存器、队列和循环索引相结合并利用LabVIEW平台实现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存储报警前后10 s内所有数据,解决了数据丢失、单次报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