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闭管中非线性驻波场的实验研究
当变截面闭管(CTVCS)的固有一阶反共振频率设计在接近共振基频的倍频处,共振基频激励下的二次谐波将受到极大抑制,以致在闭管末端可获得高声压、低谐波畸变的波形。相比等截面闭管,CTVCS内的二次谐波特性较为复杂,且在研究范围内,谐波随基波声压级的增长未出现明显的饱和趋势。
一种大功率超声波发声系统原理与结构设计
设计了能发射大功率超声波的超声波发声系统。该超声波发声系统采用火药燃烧(炸药爆轰)的方式产生高压高速气流;高速气流驱动哈特曼超声波发生器阵列产生大功率超声。超声波发声系统采用波导管对产生的超声波进行汇聚,在一定方向上发射,可以有效提高超声波的作用距离。单个超声波发声系统产生20kHz的超声,声功率可以达到百万瓦,最大有效作用距离可达54m。设计的大功率超声波发声系统完全可以达到作战要求。
响度感知特征研究进展
响度是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知的最基本参量,它是分析计算很多其它心理声学参量的基础。响度特征的研究不仅在噪声评价、心理学及声品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还广泛应用于语音信号处理等方面。在此从等响曲线、双耳异响条件下的响度感知特征以及纯音和复音时变信号响度感知特征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弹性安装条件下机器结构声功率流的预测
本文利用机器的自由源速度 ,水泥地板导纳和隔振支架的劲度系数预测了垂直方向平动自由度和两个水平方向转动自由度的结构声功率流。不同自由度间和大小不同地板间的结构声功率流进行了比较
LMS CADA-X中声强分析软件及其应用
介绍了LMS CADA-X中声强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该软件对一构件的隔声量进行了测量。
新型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设计
文章报导了一种新型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系统设计。利用传统流量计的原理,结合目前先进的可偏程逻辑器件(CPLD)设计和高频电路设计技术,针对高精度、宽量程的要求,设计出具有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自动纠错系统、高频计数系统的新型超声波流量计,它具有主从处理器并行工作结构和多种输出方式,可为多种工业输出标准提供接口。文章给出了该系统在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测试的结果。
圆柱绕流近壁面处气动噪声源识别研究
对物体高速行驶下的气动噪声现象的认识和描述一直以来都是气动声学领域探索的基本问题和难点问题,尤其对物体近壁面处声源的产生及其声辐射缺乏有效的描述手段。该研究以圆柱绕流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仿真手段,基于涡声方程的声源项描述圆柱绕流近壁面处的声源特性,建立声源识别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描述的声源存在不该有声源的位置出现声源的现象。研究进一步基于质点振速的矢量波动方程,将不能辐射噪声的源分离,较为准确地识别出了圆柱绕流气动噪声源的大小和位置。该研究在探索识别圆柱绕流气动噪声源方法的同时,也为准确识别气动噪声源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住宅门门底密封条隔声改善性能研究
利用声强法隔声分布检测系统,对6种常见的住宅门门底密封条的隔声改善性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6种住宅门门底密封条安装前后门的隔声分布图,探讨了安装门底密封条后的漏声影响情况。住宅门门底密封条的隔声改善效果与其密封性能、本身的隔声性能及吸声性能都有关。实验显示,常见住宅门门底密封条的隔声改善效果在2~6 dB,改善效果显著。同时验证了Gomports缝隙透声理论在门下缝隔声漏声中的应用,该理论在中低频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在共振频率处与实验产生了较大的偏离。
流体动力式次声换能器机电类比分析与试验研究
流体动力式换能器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换能器在产生低频声音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为了预测流体动力式换能器的声学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机电类比的流体动力式换能器等效电路模型。设计并搭建流体动力式换能器试验台,将机电类比模型模拟结果与空气中进行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机电类比模型在空气中1~4 Hz频率范围内的声源级预报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低于10%,证明了机电类比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超声换能器表面振动和声场测量及其与经典超声换能器的仿真比较
超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声学测量,其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振动与声特征。然而,多数研究中的换能器被认为是经典的活塞或高斯型,经典与常用的真实换能器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忽视。基于此,首先用激光测振和传声器测声方法测量了某厂家换能器产品的表面振动与声场特征。然后设计有限元方案,分别仿真经典与真实换能器的声场。最后从辐射面振速分布、声场声压和相关系数等方面,综合比较经典与真实超声换能器之间振动与声场的异同。结果表明,换能器间的辐射面振速分布差别明显,所研究的真实换能器的声场特征接近于活塞,而与高斯型差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