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曲轴应力及变形敏感度分析
建立了494柴油机曲轴有限元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选择轴颈直径、过渡圆角半径、油孔直径等参数,模拟了最大爆发压力为15MPa时,曲轴过渡圆角应力和曲柄臂变形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曲轴结构参数与应力、变形敏感度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渡圆角应力随轴颈直径、过渡圆角半径、重叠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油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曲柄臂变形随轴颈直径、曲柄销过渡圆角半径、重叠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主轴颈过渡圆角半径、油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曲柄销直径对过渡圆角应力最敏感,应力敏感度系数为-0.46;主轴颈直径对曲柄臂变形敏感度系数为-0.497,对变形最敏感.
494Q增压柴油机可靠性试验及改进措施分析
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采用混合负荷方式对494Q增压柴油机进行了1000h的可靠性试验。分析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润滑油油压突然降低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了改进后柴油机功率、扭矩与有效燃油消耗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比了试验前后柴油机的动力性及经济性指标。结果表明增大柴油机润滑油泵齿轮宽度2mm能有效解决润滑油压力过低的问题。改进后的试验过程中,除燃油消耗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外,功率、扭矩、排气温度均随时间波动下降。试验后标定工况点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了2.3%,功率下降了3.4%。随柴油机转速的增加,进气流量逐渐增大,活塞漏气量先增大后减小,在转速为3000r/min时,活塞漏气量达到最大值70.2L/min。根据柴油机技术规范,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切实可行。
变刚度层压板的轨迹规划算法研究
研究了适用于自动铺丝和/或连续纤维3D打印的变刚度平板的轨迹规划算法,其中包括基准参考线的算法、平移轨迹的算法、平行轨迹的算法和变化任意铺放角度的算法。降低了规划难度,并提高了规划效率。通过采用VC++编程实现了文中算法,由计算结果绘制轨迹线,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自动铺丝变角度算法和连续纤维3D打印提供编程及应用基础,同时完成复杂连接结构的连续纤维3D打印试验验证,效果符合预期。
固定翼无人机编队飞行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编队飞行算法研究的可视化仿真验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 UAV Toolbox和虚幻引擎工具的快捷、可靠、直观的可视化仿真验证方法。首先基于Guidance Model模块设计了编队飞行队形的纵向、侧向与法向控制指令;然后基于Simulation 3D UAV Vehicle模块和Simulation 3D Scene Configuration模块搭建了编队飞行的SIMULINK可视化仿真模型;最后运行建立的仿真模型并对得到的可视化编队飞行场景及其仿真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可视化仿真方法的快捷性、可靠性与直观性。
高速、大动态范围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
针对瞬变电磁信号具有早期幅值大、衰减快,晚期信号微弱、衰减缓慢的特点,设计了高速12位A/D和高分辨率16位A/D分段采集的瞬变电磁接收机,解决了以往单A/D采样速率与动态范围不能同时兼顾,无法同时精确记录瞬变电磁早期信号和晚期信号的问题。接收机具有2个并行的采集通道,最高采样率为1MS/s,并采用了浮点放大技术,使探测的有效信号动态范围达到153dB。
基于CAN总线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
从研究CAN2.0B总线规范入手,介绍了CAN总线规范的硬件基础,分析了CAN总线报文格式,通过对报文标识符的分配,设计了应用于该系统的通信协议,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较好地解决了智能建筑监控系统通信过程中的仲裁问题。
智能红外光探测器设计与实现
给出一种PIC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设计.采用PIC16C711芯片嵌入探测器中作为控制芯片,完成对烟雾信号的探测采样和环境温度的检测,并利用模糊推理的滤波算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介绍了该探测器的硬件电路构成、系统软件设计及其实际应用情况.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红外探测器具有很好的探测烟雾的能力,作用距离50-100米.
基于弯扭复合的曲轴应力及响应面优化分析
为了研究曲轴承受弯扭复合载荷时,其圆角应力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柴油机曲轴弯扭复合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标定工况下,曲轴过渡圆角处最大弯曲、扭转以及弯扭复合应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选择最大弯扭复合载荷,以曲轴质量为约束条件,运用Workbench Design Exploration优化模块对曲轴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0~180°CA内,随着曲轴转角增加,弯扭复合圆角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上止点后15°CA,此时的圆角应力比最大爆发压力时的圆角应力大4.9%,比上止点时的圆角应力大26%。过渡圆角半径对曲轴应力和变形敏感度最大,敏感度分别为-0.426和-0.563。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曲轴最大应力减少了14.45%,最大变形减小了18.17%。
磁流变制动器原理及动力学分析
基于Bingham模型描述磁流变液随外加磁场变化的流变特性介绍一种磁流变制动器的原理分析磁场强度对制动转矩的影响建立制动转矩的计算公式和动力学方程为磁流变制动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膜片式电磁换向阀的功能扩展
分析了二位二通膜片式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提出在原阀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适当的控制元件可以使该阀工作在有压、无压甚至介质洁净度很不理想的场合从而大大拓宽了该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