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基于无线工业以太网的DR柔性检测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 钟飞 黄炎 刘国特 梁华轩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10 人气:186
基于无线工业以太网的DR柔性检测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DR成像是一种直接将X射线转换为数字图像的成像方式。该检测方式具有准确度高、透视性能好等优点,但其系统复杂、效率低等不足,这限制了DR成像检测的应用。在一种多级升降机构的基础上,采用无线工业以太网传输模块实现了对DR检测装置的远距离控制,完成了硬件系统设计和控制软件的开发与调试工作,将研制成功的DR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力变电站设备的检测中,使操控人可以远离辐射源,并可以对成像装置进行连续操控,提高了DR成像装置的工作效率。

考虑修形工况的直齿轮动态接触应力分析

作者: 严国平 于道航 钟飞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5 人气:145
考虑修形工况的直齿轮动态接触应力分析
为提升齿轮箱的使用寿命,以齿轮减速箱中一对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对轮齿修形并探究修形区域内轮齿修形对齿轮副动态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由标准渐开线方程以及应用walker修形法得出新的渐开线方程,根据两种渐开线方程基于APDL程序进行齿轮副的参数化建模,并根据接触原理对三种修形曲线的齿轮传动进行了动态啮合时的显式动力学仿真,依靠Hypermesh进行后处理分析以获得轮齿啮合时的接触应力值。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下,对齿轮副进行修形可以改善轮齿进入啮合初始状态的接触应力,使得啮合更加平稳,最大接触应力最多可以减少35%,且双修形优于主动轮修行优于从动轮修形。本计算验证了特定工况下齿轮副中各齿轮修形对齿轮啮合的影响,对工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高精度片材厚度检测系统设计

作者: 钟飞 张昌汉 黎俊伟 来源:包装学报 日期: 2023-12-06 人气:22
高精度片材厚度检测系统设计
针对生产过程中片材厚度在线快速检测的需要,设计了由位移传感器DA-0.5、单片机AT89S52和A/D转换芯片ADS7841组成的高精度片材厚度检测系统,并以金属密封垫片为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检测精度符合要求。采用本系统能实现片材厚度的在线高精度快速检测。

微机电系统及其应用

作者: 史铁林 钟飞 何涛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3-11-07 人气:8
概述了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历史及基本技术原理,介绍了MEMS技术在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光学器件、微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出展望.

虚拟超声波检测系统

作者: 钟飞 徐威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3-11-07 人气:4
虚拟超声波检测系统
介绍了一种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超声波监测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实现超声波智能检测.

齿轮泵侧隙卸荷的界定标准与验证

作者: 孙付春 李玉龙 文昌明 钟飞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日期: 2020-07-23 人气:118
齿轮泵侧隙卸荷的界定标准与验证
为解决当前泵用齿轮副侧隙大、小界定含糊的问题,基于侧隙传动与困油的性能要求,从双齿啮合区内的2困油容积连通和单齿啮合区卸荷的性能完善方面,通过困油循环及困油过程的分析,建立出2类区域内的困油流量及峰值,推导出卸荷用侧隙、连通用侧隙及其均值和峰值;并进行实例运算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卸荷区与连通区的困油流量峰值比为3,前者的卸荷负担最大;连通区的真正连通,所需侧隙高达2.41 mm,实际上并不存在;卸荷侧隙大于连通侧隙,以连通侧隙作为侧隙大与小的分界点,卸荷侧隙作为上限值的界定可行;计算与试验的侧隙误差为7.5%,比较吻合,且上限值有20%的安全裕度,比较可靠等。泵用侧隙的界定为大、小侧隙的正确区分提供了参考,也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高困油性能的齿轮泵多目标优化设计

作者: 孙付春 李玉龙 袁影 文昌明 钟飞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0-07-23 人气:121
基于高困油性能的齿轮泵多目标优化设计
研究了解决齿轮泵高速化下困油压力缓解的优化设计。以模数、齿数和变位系数为优化变量,通过对最大困油流量和最大卸荷面积的分析,建立困油缓解的两大目标函数;结合泵现有针对流量脉动率和单位排量体积与径向力方面的要求,采用SUMT技术构建优化模型;就优化前后的不同结果,分别进行困油压力的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模数越大,齿数和变位系数越小,最大卸荷面积越大,有利于困油现象的缓解;但齿数和变位系数越小,最大困油流量却越大,不利困油现象的缓解,存在一个优化的问题;案例优化前的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比较吻合,误差控制在4.9%左右,说明了困油模型的可靠性;最大困油压力优化前后降低了65.41%,缓解效果明显。

齿轮泵轴承-轴颈全流体润滑的逆向设计

作者: 李玉龙 钟飞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5-14 人气:90
齿轮泵轴承-轴颈全流体润滑的逆向设计
为实现泵用轴承-轴颈滑动副的全流体润滑状态,采用传统径向滑动轴承设计的逆过程,由先期创建的承载量系数的拟合式,构建以直径间隙、轴径、宽径比为设计变量,轴颈挠度与最小油膜厚度的比值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实例结果表明:轴颈直径总能取得由加工工艺和泄漏控制所决定的上限值;轴颈挠度比直径间隙差2个数量级,轴颈倾斜变形对承载量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等。得出通过直径间隙、轴径、宽径比的优化取值,泵用轴颈能实现全流体润滑的重要结论。

齿轮泵动态液压力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 孙付春 李玉龙 黄尔宇 钟飞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05-11 人气:169
齿轮泵动态液压力的研究与分析
为克服齿轮泵液压力静态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和结果不精确,推导了过渡区起始角和终止角的动态计算式,建立了液压力分布式,积分出从动轮上动态液压力的计算式;并在三种结构下,就液压力的动态和静态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的夹角越小越好,所出现的55°和85°的阶梯临界点为进出口夹角的取值,提供了上下限依据,大高压区的结构能有效降低液压力,为后续泵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齿轮泵入口侧的空化性能研究与分析

作者: 文昌明 李玉龙 钟飞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12-13 人气:132
齿轮泵入口侧的空化性能研究与分析
为有效避免齿轮泵吸油腔内的空化现象,基于扫过面积法,以主、从动齿轮上的两条啮合半径为边界,构建包含啮合点和啮合半径在内的密闭空间吸油腔,并推导出对应的体积变化率;基于困油的充分卸荷,依据吸油腔的体积变化率等于与腔外的交换流量,推导吸油腔内介质动态压力及其最小值的计算公式,并建立避免空化现象的判别式,进行实例运算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啮合位置的变化,导致了吸油腔内介质压力的动态变化;节点啮合位置处,压力取最小值;入口半径是有效避免空化现象的主要因素等,其正确选择能有效避免空化现象。计算最小压力时考虑了众多因素,为齿轮泵后续进一步提高空化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共2页/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