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用公式中“修正系数”的引入
遍览液压传动教材,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其中应用的公式,大部分是在理想状态下推导出来的.应用这样的公式解释公式所反应的规律,是可以的.但如果用这样的公式进行工程上的计算,势必产生很大的误差.因为我们的教材,不仅仅作教材用,工程上也常用它来解释现象和进行分析计算.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公式在特殊工作条件下的“修正” 系数的引入.下面仅以液压系统中常常用到的缝隙流动的流量计算为例来说明.
主-从机器人双向伺服控制方法研究
设计了液压伺服主、从机器手,并对力觉双向伺服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由于零开口对称伺服阀的结构特点使得主机器手控制力不能直接驱动本身执行器,而需要主机器手控制力信息通过控制器来间接驱动,这一过程必然影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通过采用主、从机器手的力偏差信号控制从机器手,用主—从机器手的位置偏差信号控制主机器手的力觉反馈。这种新控制策略改变了从机器手跟随主机器手,主机器手感受从机器手力的常规控制模式,提高了主—从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可根据主机器手对从机器手的跟随来判断从机器手是否出现干涉等,对力感觉机器人双向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工程车液压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工程现场特点 ,设计转向灵活、适应窄小空间行驶且具有较大载重能力的工程车四轮转向系统 ,满足现场需要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开关阀多级电压控制策略
为了提高液压系统控制精度,通过分析几种常用驱动策略下阀芯的动态特性以及进油口压力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适应进油口压力变化的多级电压激励驱动策略,与常用的双电压激励策略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阀芯开启、关闭时间分别降至2. 2、1. 7 ms,线圈热功率降低了68. 5%。设计了一种通过PWM调制、可输出0~60 V之间任一电压的驱动电路。采用BP神经网络对PID参数进行整定,可实现液压缸位移的精确控制。在自适应电压激励与BP神经网络联合控制策略下,恒流量液压系统液压缸位移误差在-0. 3~0. 3 mm之间,变流量液压系统液压缸位移误差在-0. 5~0. 5 mm之间。
一类轻载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
为解决一类轻载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阶次选择问题,本文从系统特性、频域等角度,分析自抗扰框架中“积分器串联结构”与轻载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轻载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在自抗扰控制框架下是本质“一阶”系统的结论,从而合理设计了1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高阶相比1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控制动态过程较快、负载较轻的惯性负载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自抗扰控制在液压伺服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基于死区补偿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比例阀死区、参数不确定及外部未知扰动等问题,设计了由自抗扰控制器与死区逆补偿构成的串联控制器。首先基于实验辨识构造死区逆模型对死区进行预补偿,然后根据系统特性设计了一阶自抗扰控制器,构造改进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通过非线性控制律给予主动补偿。联合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串联控制器有效地补偿了比例阀死区,提高了系统动态性能和位置跟踪精度。
弹射座椅模拟器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为实现弹射座椅模拟器在弹射过程中保持匀速运动,提出一种用调速阀保证弹射速度恒定的液压弹射方案。介绍了该液压弹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运用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调速阀能保证弹射速度恒定,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在调速阀的作用下,改变蓄能器供油压力和负载对弹射过程中的匀速运动没有影响,改变调速阀的出油口直径会明显改变弹射速度,调速阀出油口直径越大弹射速度越大。
从压力变化的角度分析层流起始段的影响
长度对其直径的比l/d不大的管路是常有的。在这样的管路中,如果流动是层流,则层流起努段对能量损失的影响是必要考虑的。笔者曾用过几本教材和参考书,其中对层流起始段的分析不磊一致,有的不太明确,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误解。
几种容易使用失当的液压元件
对几种容易使用失当的液压元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正确的使用方法
几种可以组合替代使用的液压阀
介绍几种可以组合替代使用的液压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