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匹勒公司的感应热处理
1988年3月19日~4月18日,随考察团去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卡特匹勒公司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主要考察内容是企业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资料管理,以及生产工艺与设备等。该公司在美国主要有KK变速箱装配厂、DD发动机厂、液压件厂、前后桥装配厂…本文主要介绍前后桥装配厂和液压件厂。
油缸用碟簧断裂分析
50CrVA钢制油缸用碟形弹簧在服役的早期发生断裂。采用直读光谱仪、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该碟形弹簧的化学成分、硬度、非金属夹杂物、表面脱碳层、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CrVA钢碟簧断裂是疲劳断裂,裂纹源由支撑面的加工硬化表层与次表层中的夹杂物共同作用所形成。提高碟簧使用寿命的措施是改善原材料的纯净度和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气缸套开裂原因分析
气缸套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发现有纵向裂纹。对有裂纹的气缸套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气缸套有大量游离碳化物,局部区域有疏松,还有较多的D、E型过冷石墨。正是这种不正常的显微组织导致了缸套脆性开裂。
35CrMo钢的热处理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有关35CrMo钢热处理的经验,认为35CrMo钢制大件调质处理后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是组织中出现较大量的上贝氏体。而此钢大件调质组织中是否出现上贝氏体及其量的多少又主要与原材料的冶金质量即钢中存在某种微量元素有关。避免形成较多上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措施是加快淬火冷却速度。
Fe-2Ni-0.5C粉末冶金钢内花键齿环的感应淬火
Fe-2Ni-0.5C粉末冶金钢制内花键齿环要求感应淬火,但采用10%PAG水溶液淬火时易开裂。采用16%PAG水溶液淬火,并适当降低加热速度和淬火温度,以及进行预冷淬火,结果在批量生产中该内花键齿环再未发生感应淬火开裂的情况。
低温固体渗硼的动力学分析
对500℃左右的低温固体渗硼的可行性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探讨了渗硼介质的化学反应、反应气体的外部扩散、界面反应和硼原子向工件内部扩散四个分过程,为研制低温固体渗硼剂提供理论依据。
残留奥氏体对下贝氏体短时热处理工具钢性能的影响
近期研究表明,铬合金工具钢进行低成本的下贝氏体短时处理是可行的。但这些稍高于Ms温度的热处理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残留奥氏体。为了更好地从金相学的角度弄清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的机制,采用膨胀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以100Cr6(SAE52100)钢为例,论述了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组织特征和性能变化。
低淬透性钢表面的淬火冷却
淬火冷却是零件获得一定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显微组织、残余应力及由其引起的畸变等结果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的一个阶段。低淬透性钢淬火冷却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淬火烈度,它大大高于常用碳素钢和价廉的低合金钢所要求的淬火烈度。所谓的体积一表面淬火,其冷却过程实质上既不同于整体热处理的淬火,也不同于感应加热淬火。
风冷气缸套螺栓孔断裂原因分析
风冷气缸套散热片在加工螺栓孔的过程中断裂。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等分析了螺栓孔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孔机加工区有大量过冷石墨和游离渗碳体,脆性很大,从而导致其机加工时断裂。
基于Ansys软件的可控气氛密封箱式炉温度场和流场的模拟
在商用ANSYS流体力学软件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可控气氛密封箱式炉温度场和流场的三维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并成功开发了可控气氛密封箱式炉温度场-流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模拟与试验相结合优化了可控气氛密封箱式炉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