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冷电极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
通过对稳定情况下半导体制冷器P型元件的工作模型分析,给出了其工作性能的分析解和数值解.结果显示对于单级制冷器,其制冷元件工作在较大温差下时,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必要的.
空气/水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理论计算
介绍一种混合工质制冷循环,以空气和水两种自然物质的混合物为工质,实现绝佳的环保性能.水的相变改善了空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同时又增加了制冷量,使循环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对循环进行了简单的热力分析,并在不同的给定条件下,对各点的状态参数和循环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膨胀功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环保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COP=6~7.
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采用自行设计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背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显著提高,但是当进口压力增加到一定的值以后,继续提高进口压力,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反而急剧下降。
窗式空调器翅片管式冷凝器的管路布置研究
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就某窗式空调器的冷凝器发卡管的布置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调整过热气体管路、气液两相管路和过冷管路的数目,增强冷凝器的换热能力,降低冷凝压力,实现空调性能的优化。根据试验测得的冷凝器换热管温度,分析造成3种管路布置方式测点温度变化的原因。
费米气体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
基于理想费米气体的状态方程,建立以理想费米气体3He为工质的布雷顿制冷循环模型,导出循环的输入功、制冷系数和制冷量等重要参数的普遍表达式.对几种有趣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布雷顿制冷循环正常运行的压强比界限.
不可逆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优化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恒温热源不可逆空气制冷循环特性,在总热导率一定的条件下,研究最优制冷率、制冷系数时热导率的最优分配,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循环特性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变温热源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优化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变温热源不可逆简单布雷顿制冷循环的特性,分别以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为 优化目标,优化了循环中换热器的热导分配以及工质和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并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压比、换热器总热导、压缩机和膨胀机效率、工质热容率等参数 对最优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特点。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斯特林制冷系数的传热温差敏感性研究
基于斯特林理想制冷循环,对斯特林制冷机冷热端的传热温差进行无量纲化,分析了传热温差对斯特林制冷系数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传热温差增大制冷系数降低,冷端传热温差对制冷系数的影响较大,在中温区(120—220K),传热温差对制冷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斯特林制冷机在中温区具有应用优势。
顺磁质不可逆斯特林制冷循环的优化分析
建立了考虑热阻、热漏、有限速率过程及其它内不可塑性因数的以顺磁质为工质的斯特林制冷机的不可逆模型,导出了最大制冷率以及对应的最佳制冷系数。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对以氨/水为工质的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冷循环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只有在冷却水温度较低,制冷剂蒸发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具有较高制冷系统的优点,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循环冷系数较考虑回收Ⅰ级循环的精馏热,以提高叠循环的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