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桥对水三相点的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冰桥对水三相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冰桥引起所测量的水三相点值偏低约0.04mK.因此,为了消除冰桥的影响,必须将其融化,保证冰套可以绕温度计阱自由转动,这是高精度复现、测量水三相点的关键.
液氮温区重力辅助深冷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给出了液氮温区重力辅助深冷回路热管结构设计方案,建立了实验系统,对其启动特性和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深冷回路热管以高纯氮作为工作液体,工作温区为90 K~126 K.实验结果表明,深冷回路热管能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启动,在气体管线高于液体管线20 mm的情况下,最大可传送的功率为11W.
低温冷屏蔽系统单元模型数值模拟
提出了一种以低温深冷剂相变制冷为原理的冷屏蔽系统技术,即通过深冷剂的相变制冷使物体表面温度降低从而降低红外辐射特性。据此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单元传热及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冷屏蔽系统内制冷剂饱和蒸汽压力能有效控制饱和液体的蒸发温度进而控制系统表面温度,使系统表面温度分布满足低红外辐射特性;分层蓄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传热效率,防止由于制冷剂过度集中所引起的传热条件恶化,使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稳定;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冷屏蔽系统相变制冷的理论问题,对系统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液氮深冷处理的应用研究
<正> 0 前言 深冷处理作为热处理工艺冷却过程的延续,在1939年由俄国人首次提出。当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由于当时低温技术尚不完善,在很长时间内只是在实验室进行摸索,证明了金属材料在低温下进一步相变的可能性。直到本世纪70年代,由于液态氮的广泛应用及绝热材料的发展,才由低温处理金属材料向更低温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深冷工艺应用于生产成为可能。1 深冷处理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目前,国外特别是美、日、英、俄罗斯等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该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并把这一技术应用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涉及的材料已由过去单一的工
低温显微镜的研制
低温显微镜是低温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介绍了低温显微镜的历史和主要类型,并设计制作了一台采用液氮冷却的低温显微镜.该低温显微镜采用电子膨胀阀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量,最大升温速率可达100 °C/min,最大降温速率可达50 °C/min,控温精度为±1 °C.
低温气液两相流数值计算分析
低温工质两相流动在很多场合都存在,研究深冷剂在两相流动时参数的分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文中采用一维均相流模型对液氮循环流动过程进行稳态数值模拟,得到了循环流动过程中液氮含汽率、压力和温度沿管程方向的分布情况,并对由于不同回路条件引起的不同结果进行了分析.
液氮纯度分析的偏差及修正
液氮纯度是液氮产品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指标。液氮纯度的在线跟踪测量是通过测量液氮中的氧含量来实现的。在多年来的液氮在线分析及液氮出库分析过程中,发现氧含量测量结果普遍偏低。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大量的实验数据,找到了数据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科学的修正办法,为以后液氮生产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打下了基础。
基于群体平衡原理的双流体模型在液氮流动沸腾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将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原理耦合为一套新的双流体模型,并建立适当的封闭方程及边界条件,该模型以传统双流体为基础,纳入了群体平衡原理及MUSIG模型,并考虑了碰撞、聚合、相变等因素对汽泡直径及数量密度的影响.通过结合适当的封闭方程及边界条件,该模型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两相流参数的多维分布和变化进行有效预测,为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液氮低温切削钛合金实验研究
针对钛合金难加工特点,将液氮作为冷却介质直接喷向切削区进行钛合金TC4低温车削加工,测量其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并与干切削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低温切削对钛合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切削钛合金,主切削力有所增大,但进给方向力减小,刀具磨损状况与表面质量得到改善,断屑相对容易。
大型零件大过盈液氮冷装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M P800主机机架是在加工过程中完成主轴装配的,以所装主轴为新基准完成其余尺寸链的加工。机架尺寸非常大,且重量大,材料为铸铁,脆性大,加热不均匀,不宜承受冲击和拉力,法兰孔在机架上;主轴的零件尺寸相对比较小,重量小,材料为铬钢;孔与轴的配合精度高,过盈量大,工作时依靠配合表面间的摩擦力来克服转矩和轴向力,属大型零件大过盈量不可拆卸性固定联接;主轴的装配采用液氮冷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