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

作者: 赵士磊 曲兴华 邢书剑 刘柏灵 来源:红外与激光工程 日期: 2024-11-06 人气:3
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
为了解决大孔径的高精度检测问题,介绍了一种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可控的运动机构、稳定可靠的定心机构、同步伸缩的支撑机构、对称协调的扫描机构,可实现轴向自动行走、高精度同轴定位和快速扫描测量。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和无线传输模式使其实现了远距离的实时控制和可靠性测量。高精度的温度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便于温度补偿。以VC++为平台的上位机软件,集数据处理与实时显示于一体,操作极其方便。另外,该系统采用相对测量原理、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标定好尺寸的测量臂相结合,使系统测量范围达到φ580~998mm。高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系统的非接触式内径测量,测量精度高。通过对比实验和现场实验对系统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

频率自动测量的设计及实现

作者: 杜福鹏 于卫平 梁培军 来源:计量与测试技术 日期: 2024-11-05 人气:4
频率自动测量的设计及实现
本文对频率自动测量作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运用VB语言快速、准确、方便地对频率信号进行自动测量和分析的特点。

仿真耳耦合腔声转移阻抗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

作者: 戴荣 钟波 赵玉明 来源:电声技术 日期: 2024-08-15 人气:4
仿真耳耦合腔声转移阻抗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
基于新的IEC60318-1国际标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仿真耳耦合腔声转移阻抗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100Hz-10kHz频率范围内1/N倍频程频率点上声转移阻抗的自动测量,并具有测量速度快、效率高、易于操作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可为仿真耳的生产产商或使用单位提供测量校准服务。

面向对象方法在质谱全自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 高红军 李向阳 陈军勇 来源: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日期: 2024-04-26 人气:16
面向对象方法在质谱全自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质谱仪器的测量原理、应用领域及其系统结构,采用了J.Rumbaugh的对象建模技术对质谱全自动测量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给出了样品分析子系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以及质谱全自动测量系统的功能模型。

机械几何量智能测量仪的研究

作者: 霍凯 马振春 张家栋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 日期: 2023-11-28 人气:4
机械几何量智能测量仪的研究
针对铁路机车检修中的几何量手工测量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动测量方案.分析了光栅式数显尺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同PIC单片机的接口方案.介绍了智能测量仪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以及基于Visual Basic的数据管理系统.

导爆管装药高度自动测量技术研究

作者: 孙原 刘文波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3-11-09 人气:1
导爆管装药高度自动测量技术研究
介绍了导爆管装药高度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测量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组成。测量系统采用几何光栅线位移传感器,通过对光栅常数进行细分提高测量装置的分辨率。机械系统的机构运动学设计应用阿贝原则,据此设计了定位机构和瞄准机构,提高了测量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实现了对导爆管装药高度的自动测量。

摩擦力自动测量系统

作者: 吕志武 来源:煤矿机械 日期: 2023-05-09 人气:2
摩擦力自动测量系统
介绍一种通过超声波对一个零件激振,使其产生振动,不同振动频率的摩擦力是不同的,对于运动副给以不同的频率和振幅,经分析处理,计算出摩擦关系和摩擦力.

智能水势测定仪

作者: 孟祥增 王军 来源: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日期: 2023-05-05 人气:8878
智能水势测定仪
给出了利用热电偶湿度计测量植物水势的方法以及利用微机实现自动测量的程序流程。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已知形面的研究

作者: 唐广泉 来源:工业计量 日期: 2023-01-29 人气:9808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已知形面的研究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用DEAPPL程序语言自动测量已知形面,包括含法向矢量和无法向矢量的两种情况,以及在测量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测量已知形面的过程.

基于NX8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技术的研究

作者: 钟如全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1-21 人气:187
基于NX8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技术的研究
为避免CMM(Corrdination Measuring Machine)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与工件或夹具发生碰撞,利用N×8中的CMM进行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测量编程技术,不但能够快速地进行测量编程,而且能够进行碰撞检测校准和仿真工艺,得到最佳测量路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效率,避免测量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 共6页/58条